[發明專利]移動終端殼體及其制備方法、模內注塑模具、移動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78841.4 | 申請日: | 2017-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9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曾元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C45/26;B29C45/17;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趙天月 |
| 地址: | 5238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殼體 移動終端 注塑 模內注塑 側邊框 主體面 粗品 膜層 制備 模具 表面工藝處理 方向延伸 覆蓋 質感 垂直 環繞 | ||
1.一種制備移動終端殼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殼體粗品,所述殼體粗品包括主體面以及側邊框,所述側邊框設置在主體面邊緣上,環繞所述主體面設置且沿垂直于所述主體面的方向延伸;
對所述殼體粗品進行模內注塑處理,以便在所述殼體粗品上形成注塑膜層,所述注塑膜層覆蓋所述主體面以及所述側邊框的至多一部分;
對所述側邊框未被所述注塑膜層覆蓋的部分進行表面工藝處理,以便獲得所述移動終端殼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邊框與所述主體面相連的一側具有斜面,對所述殼體粗品進行模內注塑處理包括:
將所述殼體粗品以及注塑膜置于模內注塑模具內并進行所述模內注塑處理,所述注塑膜覆蓋所述主體面以及所述側邊框;
對經過所述模內注塑處理的所述殼體粗品上的所述注塑膜進行切割處理,以便去除位于所述側邊框上遠離所述主體面一側的部分所述注塑膜,以便形成所述注塑膜層,
其中,所述注塑膜層邊緣處的所述側邊框,與所述主體面之間的夾角不大于9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邊框與所述主體面相連的一側具有斜面,對所述殼體粗品進行模內注塑處理包括:
將所述殼體粗品以及注塑膜置于具有膜片分隔結構的模內注塑模具內并進行所述模內注塑處理,所述注塑膜覆蓋所述主體面以及所述側邊框的至多一部分,以便形成所述注塑膜層,
其中,所述注塑膜邊緣處的所述側邊框,與所述主體面之間的夾角不大于90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工藝處理包括:電鍍、注塑處理以及陽極氧化的至少之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處理包括:
利用模內注塑工藝,在所述側邊框上形成注塑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模內注塑工藝的塑料包括PC,所述塑料的熔融指數小于28g/10min。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是由第一樹脂以及第二樹脂,通過熔融共擠出形成的,其中,所述第一樹脂的分子量大于所述第二樹脂的分子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樹脂包括PC,所述第二樹脂中PC的分子量為2萬~5萬。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樹脂為包括PC以及ABS的共混物。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樹脂中的PC的分子量,大于所述第二樹脂中PC的分子量。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樹脂以及所述第二樹脂的質量比大于1:1。
12.一種模內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具以及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以及所述下模具之間限定出注塑空間,
所述上模具朝向所述注塑空間一側的邊緣具有第一斜面,所述下模具朝向所述注塑空間一側的邊緣具有第二斜面,
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的至少之一上,設置有膜片分隔結構。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上任意位置處與所述上模具下表面之間的夾角,以及所述第二斜面上任意位置處與所述下模具上表面之間的夾角的至少之一大于90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分隔結構以及所述上模具、所述下模具限定出所述注塑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884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