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氨?水共混溶液洗除染色浮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76462.1 | 申請日: | 2017-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9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蔡映杰;粟斯偉;林麗娜;彭雄義;張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P3/60 | 分類號: | D06P3/60;D06P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談杰 |
| 地址: | 4302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共混 溶液 染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液氨-水共混溶液洗除染色浮色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紡織品的染色過程中,染料從染液中轉移到纖維表面,再滲透到纖維內部,隨后將染料固著在纖維中。吸附在纖維上的染料,有的以共價鍵與纖維結合,如活性染料染色。有的是范德華力固著,如直接染料。這些吸附在纖維上的染料并不能全部完全牢固地固著在纖維上,因此需要將這部分未固著的染料洗除下來,提高染色紡織品的耐水洗色牢度。
因此,在染色后,需要經過水洗工序來洗除未固著的染料(也稱浮色),附著在染色物表面的染料較易被洗除,而滲透到纖維里的浮色就較難洗除。一般的紡織品的浮色都需經過3-4道的水洗,包括了皂洗,冷水洗等,因此水洗是染色中用水量最多的工序。
液氨對纖維素纖維具有良好的溶脹和解晶作用,能在極短時間內破壞了纖維素分子鏈間的氫鍵,增加纖維素分子鏈中的間距,使得纖維的無定型區更多。但是純的液氨的極性較低,較難溶解大量的染料。但在液氨中加入少量的水介質,形成液氨-水共混溶液,大大地提高其對染料的溶解能力和洗滌效果,但又不改變液氨對纖維的解晶作用,且液氨易回收再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氨-水共混溶液洗除染色浮色的方法,解決傳統水洗工序中用水量大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1:將水加入液氨配成液氨-水共混溶液;
步驟2:將染色后的苧麻散纖維染色物浸入在液氨-水共混溶液中,攪拌洗滌洗除浮色。
進一步,步驟1中液氨-水共混溶液中,水在液氨中的含量為8%。
進一步,步驟2中洗除浮色的時間為5分鐘。
進一步,步驟2中洗除浮色的溫度為-34℃。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無需使用洗滌劑,大量地減少水洗工序中的用水量,減少廢水的排放。
附圖說明
圖1是對苧麻紗線的染色工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將20g的苧麻紗線,依照表1中的配方和圖1中的染色工藝染色。取染色前后的染液,檢測其吸光度,計算吸附在苧麻紗線上的染料量。
取2g染色后的苧麻紗線的染色物,在含有2g/L的非離子洗滌劑的100ml水溶液中,于100℃下進行洗滌10分鐘,洗后測洗滌液的吸光度,依據公式1計算其洗除率(R%)。
在玻璃瓶中加入0,2,4,6,8和10ml的水,加入液氨至100ml,配成0%,2%,4%,6%,8%和10%(體積分數)液氨-水共混溶液。將2g染色后的苧麻紗線染色物浸入在含有不同含水量的液氨-水共混溶液中,于-34℃下攪拌洗滌5分鐘后,取出染色物,擠干。將洗滌后的液氨-水共混溶液的液氨揮發后,再入水至100ml,隨后檢測其吸光度,按公式1計算其洗除率,結果例于表2中。
表2表明,隨著液氨-水共混溶液中水含量的增加,其洗除率逐漸提高,并在8%含量時達到最大值,再增加到10%時,洗除率基本不變。與傳統的皂洗方法相比,洗除效果基本相同。因此,8%含水量是液氨-水共混溶液洗除浮色的最佳含水量。
表1.染色配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64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耐堿滲透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咪唑修飾改性漆酶復合皂洗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