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沖區狀態上報方法、終端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72947.3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569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趙亞利;皮埃爾;諶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72/12 | 分類號: | 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安利霞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沖區 狀態 上報 方法 終端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緩沖區狀態上報方法、終端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涉及通信技術領域。該緩沖區狀態上報方法,包括:若終端接收到基站發送的多個長度不同的針對同一預設時間段的上行調度許可,則在多個上行調度許可中確定用于進行緩沖區狀態上報的第一上行調度許可;在所述第一上行調度許可調度的資源上發送緩沖區狀態上報信息給基站;其中,所述緩沖區狀態上報信息包括:常規緩沖區狀態上報BSR或周期性BSR。上述方案,解決了如何利用長度不同的多個上行調度許可傳輸緩沖區狀態上報信息,完善了網絡通信流程,避免影響基站后續的調度判決,保證了網絡通信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緩沖區狀態上報方法、終端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都是基于調度的系統,由基站為終端設備分配數據傳輸所需的時頻資源,終端根據基站的調度命令進行下行數據接收或者上行數據發送。上行數據傳輸是由基站調度的,基站調度器確定上行資源分配情況之后會通過上行調度許可(UL grant)通知終端。基站調度器進行上行資源分配的依據是終端要發送的上行數據量,即終端的緩存狀態。因緩存在終端側,基站要想獲知緩存狀態信息,就需要終端向基站進行緩存狀態上報(BufferStatus Reporting,BSR)。 LTE Rel-11及之前版本中BSR機制包括:BSR上報的粒度和BSR相關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參數配置;其中,針對BSR上報的粒度,LTE系統BSR上報是基于邏輯信道組(Logical Channel Group,LCG)的,一共定義了4個LCG。承載/邏輯信道對應的LCGID是承載建立時配置的。
BSR通常分為:常規BSR(Regular BSR)、周期性BSR(Periodic BSR)和捎帶BSR(Padding BSR)。
對于LTE系統調度是基于固定長度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的,其BSR上報有如下規則:在一個TTI對每個媒體訪問控制 (MAC)實體終端最多傳輸一個Regular BSR或Periodic BSR。并且同一時刻上報的BSR,可以選擇任何一個UL grant上報。不管是Regular BSR或Periodic BSR 還是Padding BSR,同一個邏輯信道組對應的緩沖區狀態取值應該相同。
但是對于新空口(New Radio,NR)系統,每次調度對應的TTI長度是靈活可變的,那么對同一終端就可能接收到TTI長度不同的針對同一時間段的多個UL grant。比如,如圖1所示,終端接收到針對同一時間段內的三個UL grant,圖中每個長方形框表示不同TTI長度的UL grant所調度的資源的時域位置。
此時如果終端有Regular BSR或Periodic BSR需要上報,由于不同UL grant 對應的調度資源的結束時刻不同,因此選擇不同UL grant攜帶Regular BSR或 Periodic BSR,其對應的緩沖區狀態取值會有不同,而不同的緩沖區狀態信息上報取值會影響基站后續的調度判決;但是現有技術中并沒有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BSR上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緩沖區狀態上報方法、終端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以解決NR系統中,當終端接收到TTI長度不同的多個針對同一時間段的UL grant時,終端無法確定如何進行BSR,無法保證網絡通信可靠性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緩沖區狀態上報方法,包括:
若終端接收到基站發送的多個長度不同的針對同一預設時間段的上行調度許可,則在多個上行調度許可中確定用于進行緩沖區狀態上報的第一上行調度許可;
在所述第一上行調度許可調度的資源上發送緩沖區狀態上報信息給基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29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