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定子的繞線結構及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71404.X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74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肖勝宇;王旭陽;焦雷;肖智勇;劉偉健;郜曦;謝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3/34 | 分類號: | H02K3/34;H02K3/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11522 | 代理人: | 朱櫟 |
| 地址: | 519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子 結構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制作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定子的繞線結構及電機。
背景技術
目前,電機定子骨架繞組線的齒間過線均是通過定子的一側來完成的,電機定子骨架通過設置高度不同的多個繞線柱(過線柱)來實現不同相之間的絕緣。目前多個繞線柱均是設置在以電機定子軸線為圓心的圓周上,同時由于電機定子的高度有限,留給三相間的過線高度空間也是有限,存在三相繞組的過線之間的距離較近,容易出現相間短路,而造成安全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子的繞線結構及電機,其能夠保證各相繞組的過線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防止相間短路的現象出現,提高了安全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定子的繞線結構,包括定子鐵芯、U相導線和V相導線;
所述定子鐵芯的形狀為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圓柱形,在所述定子的周側設置有兩個以上繞線單元,兩個以上所述繞線單元沿所述定子的周向依次排布,所述繞線單元包括U相繞組和V相繞組;
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設置有支撐部件,所述支撐部件包括沿所述定子鐵芯徑向依次間隔布設的第一繞線板和第二繞線板,所述U相導線能夠繞設在所述第一繞線板上,并且兩端分別連接相鄰的所述繞線單元中的所述U相繞組上,所述V相導線能夠繞設在所述第二繞線板上,并且兩端分別連接在相鄰的所述繞線單元中的所述V相繞組上。
較優地,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設置有第一絕緣骨架,所述支撐部件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絕緣骨架上。
較優地,所述支撐部件的數量與所述繞線單元的數量相等,并一一對應。
較優地,所述第二繞線板位于所述第一繞線板和所述定子鐵芯的軸線之間;
所述第一繞線板上具有第一左繞線柱和第一右繞線柱,二者之間形成第一過線槽;
所述U相導線依次穿過相連的兩個所述第一繞線板上的所述第一過線槽,并繞設在在所述第一繞線板的第一左繞線柱和相鄰的所述第一繞線板的第一右繞線柱上。
較優地,還包括W相導線,所述繞線單元包括W相繞組;
在所述第二端面上設置有第二絕緣骨架,所述第二絕緣骨架上繞線機構,所述W相導線繞設在所述繞線機構上,并且兩端分別連接在相鄰的所述繞線單元中的所述W相繞組上。
較優地,所述繞線機構的數量與所述繞線單元的數量相等,并一一對應。
較優地,所述W相導線包括左W相導線和右W相導線;
所述W相繞組包括第一W相繞組、第二W相繞組和第三W相繞組,所述第一W相繞組位于所述第二W相繞組的左側,所述第三W相繞組位于所述第二W相繞組的右側;
所述左W相導線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W相繞組的右端,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W相繞組的左端;
所述右W相導線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W相繞組的左端,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三W相繞組的右端。
較優地,所述W相導線包括左W相導線和右W相導線;
所述左W相導線的一端連接在所述W相繞組的右端,另一端連接在右側的所述W相繞組的左端;
所述右W相導線的一端連接在所述W相繞組的左端,另一端連接在左側的所述W相繞組的右端。
較優地,所述W相導線包括左W相導線和右W相導線;
所述W相繞組包括第一W相繞組、第二W相繞組和第三W相繞組,所述第一W相繞組位于所述第二W相繞組的左側,所述第三W相繞組位于所述第二W相繞組的右側;
所述右W相導線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W相繞組的右端,另一端連接在第三W相繞組的左端;
所述左W相導線的一端連接在第二W相繞組的左端,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W相繞組的右端。
較優地,當所述支撐部件的數量與所述繞線單元的數量相等,并一一對應時,所述第三繞線板上具有第二左繞線柱和第二右繞線柱,二者之間形成第二過線槽;
所述W相導線依次穿過相連的兩個所述第三繞線板上的所述第二過線槽,并繞設在在所述第三繞線板的第二左繞線柱和相鄰的所述第三繞線板的第二右繞線柱上。
本發明有一方面提供一種電機,包括以上任意技術特征的定子的繞線結構。
本發明的提供的定子的繞線結構,采用所述支撐部件包括沿所述定子鐵芯徑向依次布設的第一繞線板和第二繞線板,所述U相導線能夠繞設所述第一繞線板,并且兩端分別連接相鄰的所述繞線單元中的所述U相繞組上;所述V相導線能夠繞設所述第二繞線板,并且兩端分別連接在相鄰的所述繞線單元中的所述V相繞組上的技術方案,能夠保證各相繞組的過線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防止相間短路的現象出現,提高了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14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