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評估方法及分析模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71053.2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96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汪浩;裴大茗;郝威巍;吳美熹;張攀;李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20;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 地址: | 1000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型 水面 艦船 生命力 易損 評估 方法 分析 模型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評估方法及分析模型,所述評估方法包括:根據來襲武器的爆炸情況,確定當前來襲武器的類型;根據對應類型的來襲武器確定各類型的來襲武器的命中位置及對應的毀傷載荷類型;根據各類型的來襲武器的命中位置及毀傷載荷類型確定對應的毀傷載荷數值;根據各毀傷載荷數值,對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分析,建立不同損傷載荷對應艦船結構、主動力設備以及電子設備的損傷模型;通過艦船結構與艦船設備之間的邏輯聯系,確定結構與設備之間的損傷耦合關系;根據結構與設備之間的損傷耦合關系以及不同損傷載荷對應艦船結構、主動力設備以及電子設備的損傷模型,可確定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情況,簡化分析步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型水面艦船損傷分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評估方法及分析模型。
背景技術
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是反應艦體結構(船殼、艙室、上層建筑等) 以及重要設備或者部件易于受武器爆炸毀傷效應造成作戰使用損害的可能性,即被損害的概率。毀傷等級和損害程度取決于武器戰斗部類型、裝藥量、炸點位置以及艦船抵御武器毀傷效應所固有的防護結構強度。
大型水面艦船作為最主要海上作戰力量,其在復雜海戰場環境下的作戰性能和生存能力歷來受到各國海軍裝備建設的高度重視,縱觀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至今發達國家海軍主戰艦船裝備發展譜系,艦船生命力易損性的分析、評估、優化和實踐始終作為主線貫穿其中。
但是由于大型水面艦船結構復雜、涉及的設備種類數量繁多,采用全艦實船生命力測試評估耗費大、技術復雜,難以具有通用性,不利于大型水面艦船射擊工作的快速高效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評估方法及分析模型,可簡化分析評估步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評估方法,所述評估方法包括:
根據來襲武器的爆炸情況,確定當前來襲武器的類型;
根據對應類型的來襲武器確定各類型的來襲武器的命中位置及對應的毀傷載荷類型;
根據各類型的來襲武器的命中位置及對應的毀傷載荷類型確定對應的毀傷載荷數值;
根據各毀傷載荷數值,對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分析,分別建立不同損傷載荷對應艦船結構、主動力設備以及電子設備的損傷模型;
通過艦船結構與艦船設備之間的邏輯聯系,確定結構與設備之間的損傷耦合關系;
根據所述結構與設備之間的損傷耦合關系以及不同損傷載荷對應艦船結構、主動力設備以及電子設備的損傷模型,確定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情況。
可選的,所述當前來襲武器的類型包括水雷、魚雷、反艦導彈及航空炸彈。
可選的,根據經驗公式和/或數值仿真實驗確定所述傷載荷數值。
可選的,所述建立不同損傷載荷對應艦船結構、主動力設備以及電子設備的損傷模型具體包括:艦船結構的局部易損性模型和總體易損性模型,主動力設備的沖擊易損性模型和破損易損性模型,電子設備的沖擊易損性模型、破損易損性模型及電磁脈沖易損性模型。
可選的,所述艦船結構與艦船設備之間的邏輯聯系包括:
主動力設備內部邏輯關系、電子設備內部邏輯關系、電子設備-主動力設備邏輯關系、主動力設備-電子設備-結構邏輯關系。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大型水面艦船生命力易損性分析模型,所述分析模型包括:
類型確定單元,用于根據來襲武器的爆炸情況,確定當前來襲武器的類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未經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105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