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基板的走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70602.4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648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單劍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62 | 分類號: | G02F1/1362;G02F1/133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林燕云 |
| 地址: | 518108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水田村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顯示基板的走線結構,其中顯示基板包括至少兩個顯示面板,顯示面板上設有走線結構,走線結構包括:第一固化墊組,設置在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上,其包括第一固化墊和第二固化墊,用于接收公共電壓;第一固化線,連接于第一固化墊,用于向顯示面板傳輸公共電壓;第二固化線,其一端與第二固化墊連接,另一端與第一相鄰顯示面板的第一固化線連接;其中,在接收到公共電壓時,第一固化墊將公共電壓通過第一固化線傳輸至顯示面板以用于對其進行固化配向,第二固化墊將公共電壓通過第二固化線傳輸至第一相鄰顯示面板以用于對其進行固化配向。由于該走線結構的設計,增加了顯示基板的設計自由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基板的走線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液晶顯示面板在制作時需要配向膜來決定液晶分子的初始導向角(即預傾角),一般采用摩擦配向膜的方法來對液晶分子進行配向。然而,摩擦配向需要高精度地控制工藝流程,該工藝流程的操作不易控制。為了改善上述摩擦配向的缺點,可以采用聚合物的光配向技術。該光配向技術需先將反應性單體(monomer)摻雜與液晶層中,并利用顯示面板向該液晶層施加一公共電壓(也稱固化電壓),在此固化電壓作用下通過光罩(Mask)以紫外線光照射該液晶層,致使反應性單體聚合并固化,以于液晶層兩側的基板上同時形成聚合物層,使得該液晶層的液晶具有一定的預傾角。
目前,這種光配向技術需要在顯示基板周圍預先設置走線結構,現有的走線結構預留固化墊和固化線,該固化墊通過固化線與顯示基板中的顯示面板連接用于接收公共電壓。在固化時,供電裝置的通過多個探針對該固化墊進行扎針電性接觸,以將公共電壓傳遞至顯示面板。由于顯示基板包括多個顯示面板,通過光罩曝光需要曝光多次,因此需要多次對不同的顯示面板進行扎針供電,為了保證每個顯示面板均可接收到公共電壓,需要固化墊設置顯示面板的固定位置,比如固化墊多設置在顯示面板的短邊側,因此對顯示基板的走線結構布局造成了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基板的走線結構,旨在提高顯示基板的設計自由度。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基板的走線結構,所述顯示基板包括:
多個顯示面板,在所述顯示基板規則排列,且設有走線結構;
所述走線結構包括:
第一固化墊組,設置在所述顯示基板的少膜品側且位于所述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上,其包括第一固化墊和第二固化墊,用于接收公共電壓;
第一固化線,連接于所述第一固化墊,用于向所述顯示面板傳輸所述公共電壓;
第二固化線,其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化墊連接,另一端與第一相鄰顯示面板的第一固化線連接;
其中,在接收到所述公共電壓時,所述第一固化墊將所述公共電壓通過所述第一固化線傳輸至所述顯示面板以用于對其進行固化配向,所述第二固化墊將所述公共電壓通過所述第二固化線傳輸至所述第一相鄰顯示面板以用于對其進行固化配向。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另一種顯示基板的走線結構,其中所述顯示基板包括至少兩個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上設有走線結構,所述走線結構包括:
第一固化墊組,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上,其包括第一固化墊和第二固化墊,用于接收公共電壓;
第一固化線,連接于所述第一固化墊,用于向所述顯示面板傳輸所述公共電壓;
第二固化線,其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化墊連接,另一端與第一相鄰顯示面板的第一固化線連接;
其中,在接收到所述公共電壓時,所述第一固化墊將所述公共電壓通過所述第一固化線傳輸至所述顯示面板以用于對其進行固化配向,所述第二固化墊將所述公共電壓通過所述第二固化線傳輸至所述第一相鄰顯示面板以用于對其進行固化配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06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