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域名備案子系統及應用其的域名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69356.0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64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友俊;李星;吳建平;劉珺 | 申請(專利權)人: | 賽爾網絡有限公司;下一代互聯網重大應用技術(北京)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中***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域名 備案 子系統 應用 管理 系統 | ||
域名備案子系統及應用其的域名管理系統,其中域名備案子系統包括:域名報備模塊,用于核對用戶提交的待備案數據,在待備案數據需要備案時,將待備案數據交由信譽管理模塊進行備案;信譽管理模塊,與管局/工信部交互,用于向管局/工信部上報需要備案的待備案數據,并根據管局/工信部反饋的備案結果與自管局/工信部下載接口調用的非法信息列表,對用戶的信譽度進行調整。本公開的域名備案子系統通過設置信譽管理模塊,能夠為備案域名的用戶進行信譽等級管理,并對信譽等級不合格的用戶進行凍結,從而能夠有效避免非法的網站經營活動。
技術領域
本公開屬于域名管理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域名備案子系統及應用其的域名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依托互聯網的不安全、不穩定因素大量增長。根據《2005年網絡安全問題報告》指出,2005年瑞星殺毒截獲72836個網絡病毒,其中90%以上的網絡病毒以非法獲取利益為驅動;中國“網絡釣魚”事件名列全球第二;黃賭毒信息在網上肆虐橫行,至少60%以上的網民接觸過黃賭毒信息。此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非法經營增多,盜版影視、音樂、小說及圖片設計等大為泛濫,各種侵權情況嚴重,而又由于輿論混亂不便于控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十二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于2005年3月20日起施行,全國將陸續開始對國內各大小網站展開嚴格的審查工作,目的是為了防止在網上從事非法的網站經營活動,打擊不良互聯網信息的傳播。
然而近幾年教育網edu域名對應虛假大學、野雞大學等假的高校網站的現象層出不窮,并且針對學生的各種詐騙案件也是越來越多,因此有關edu域名的治理也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
公開內容
基于以上問題,本公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域名備案子系統及應用其的域名管理系統,用于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至少之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出一種域名備案子系統,包括:域名報備模塊,用于核對用戶提交的待備案數據,在該待備案數據需要備案時,將相應數據交由信譽管理模塊進行備案;信譽管理模塊,用于與管局/工信部交互,向管局/工信部上報需要備案的待備案數據,及根據管局/工信部反饋的備案結果與自管局/工信部下載接口調用的非法信息列表,對用戶的信譽度進行調整。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信譽管理模塊,還用于核實用戶的信譽度,并在用戶的信譽度低于預設的合格值時,凍結用戶的操作。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信譽管理模塊包括:自動報備單元,用于與管局/工信部交互,向管局/工信部上報需要備案的待備案數據,并在上報成功后,提高用戶的信譽度;自動核實單元,用于與管局/工信部交互,下載管局/工信部反饋的所述待備案數據的備案結果,并在備案結果為失敗/成功時,降低/提高相應用戶的信譽度;還用于自管局/工信部下載接口調用非法信息列表,并在非法信息列表中具有提交過待備案數據的用戶時,降低該用戶的信譽度。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信譽管理模塊還包括:自動掃描單元,與域名報備模塊交互,用于掃描是否存在用戶填寫但未提交的待備案數據,若存在,則向域名報備模塊反饋信息以提醒相應用戶及時提交并降低該用戶的信譽度。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信譽管理模塊還包括:信譽處理單元,與域名報備模塊通信,用于實時核實用戶的信譽度,并在用戶的信譽度低于預設的合格值時,通過域名報備模塊凍結該用戶的操作。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待備案數據包括edu域名下屬的網站信息、IP信息、網站接入及域名信息。
在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非法信息列表包括黑名單網站列表、非法網站列表及未備案網站列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賽爾網絡有限公司;下一代互聯網重大應用技術(北京)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賽爾網絡有限公司;下一代互聯網重大應用技術(北京)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93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