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泥處理劑以及油泥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68953.1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01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婕;姚京娟;譚世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博惠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C02F103/10;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林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富華;李桂玲 |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泥 處理 以及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泥處理劑以及油泥處理方法,其包括初級破乳劑和二級破乳劑,其中初級破乳劑為有機酸鹽,二級破乳劑為聚丙烯酰胺和過硫酸鹽和/或過磷酸鹽的混合物,二級破乳劑中所述聚丙烯酰胺與所述過硫酸鹽和/或過磷酸鹽的總重量份數比為4:1~1:4。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油泥處理方法。該處理方法適合用于目前已知的所有油泥,并具有處理徹底,反應迅速,反應條件簡單,操作便利,成本低廉,效果穩定的效果,很好的彌補了現有技術在使用方面的缺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油污泥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處理油泥的油泥處理劑以及采用該油泥處理劑的油泥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天然氣頁巖氣開采、石油加工、煉焦等行業技術的發展,每年都有大量的含油污泥產生。此類含油污泥如果不處理,將對環境產生極大的危害。我國及世界各國也都陸續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治理含油污泥勢在必行。
治理含油污泥的難點有以下幾點:1.含油污泥中的成分復雜,輕組分、重組分、膠質、瀝青質等均有可能存在,且比例不定;2.含油污泥中的油多數以乳化狀態存在,很難分離并去除;3.在不同的行業及不同的生產過程中,各種添加劑的使用是的含油污泥中的成分更為復雜且難處理。
治理含油污泥的優點在于:首先能夠減少含油污泥對環境的污染影響;其次能夠回收含油污泥中的油和水,達到資源的再利用,再次能夠恢復原有泥土的使用價值。
傳統的含油污泥處理方法有包括填埋法、焚燒法、離心分離機脫水法、熱解析法分解、傳統熱化學破乳法以及微生物治理法。其中填埋法未能達到含油污泥的治理,且占用大量土地資源。焚燒法由于含油污泥中含水率高于80%,所以極為耗能,同時產生大量廢氣。離心分離機脫水法由于含油污泥為乳化狀態,所以很難脫水,并且不能真正達到治理含油污泥目的。熱解析法分解與焚燒法類似,同樣存在高耗能、產生廢氣等的問題,并且還存在易燃易爆,設備易結焦堵塞的問題。傳統熱化學破乳法用的各種藥劑對于簡單的含油污泥由一定效果,對于成分復雜,粘度大、膠質多、瀝青質多的含油污泥破乳效果不明顯。微生物法占地大、處理周期長、受到環境氣候溫度的制約,并且只能夠處理含油率低于5%的油泥,處理受限制。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油泥處理劑以及采用該油泥處理劑的油泥處理方法。該處理方法適合用于目前已知的所有油泥,并具有處理徹底,反應迅速,反應條件簡單,操作便利,成本低廉,效果穩定的效果,很好的彌補了現有技術在使用方面的缺陷。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油泥處理劑,其包括初級破乳劑和二級破乳劑,其中初級破乳劑為有機酸鹽,二級破乳劑為聚丙烯酰胺和過硫酸鹽和/或過磷酸鹽的混合物,二級破乳劑中所述聚丙烯酰胺與所述過硫酸鹽和/或過磷酸鹽的總重量份數比為4:1~1:4。本發明采用初級破乳劑和二級破乳劑共同作用,初級破乳劑為有機酸鹽,有機酸鹽對含油污泥中的有機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破乳作用,破壞聚合物微粒的結構,使團狀的油性顆粒分散;二級破乳劑能夠進一步將聚合物的大分子鏈打斷使其斷裂成小分子,這樣能夠促進水、油、泥三相分離,從而保證了油泥處理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有機酸鹽為甲酸鹽、乙酸鹽和乙醇酸鹽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進一步的,所述污泥處理劑還包括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有利于促進水、泥、油三相快速分離,從而縮短油泥的處理時間。本發明中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最好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進一步的,待處理的油泥的含油率越高,聚丙烯酰胺的用量越大。二級破乳劑中聚丙烯酰胺是一種助凝劑,其能夠起到絮凝的作用,但用于處理油泥時,由于油泥中油相與水、泥三相混合為一體,單獨使用聚丙烯酰胺的效果較差,發明人發現將聚丙烯酰胺與過硫酸鹽(或過磷酸鹽)共同使用時,過硫酸鹽對油相起到破乳氧化的作用,而聚丙烯酰胺在過硫酸鹽作用的同時即發揮其助凝作用使得油相積聚,油相積聚又促使了過硫酸鹽更易發揮其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博惠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博惠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89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