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微生物和礦物質聯合治理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68775.2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76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雪梅;劉雪峰;裘正榮;王國平;徐海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邁科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B09C1/10;C12R1/40;C12R1/07;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濟南尚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張曉瑾 |
| 地址: | 271000 山東省泰安市開***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微生物 礦物質 聯合 治理 多氯聯苯 污染 土壤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污染土壤治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利用微生物和礦物質聯合治理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0?30cm為修復層,充分翻耕修復層土壤,棄去土壤中雜物;2)將生物制劑取出,置于溫度為28?32℃的條件下活化6小時;然后按照10?30kg生物制劑/畝的量均勻播撒生物制劑,翻耕,混合均勻,灌水至飽和,生物處理2?4天。本發明采用生物和礦物質聯合治理多氯聯苯土壤污染,處理方式簡單可行,修復效率高,環境友好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染土壤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微生物和礦物質聯合治理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多氯聯苯,是經過化學催化反應,將1~10個氯原子于不同位置取代聯苯分子上的氫所形成的氯代芳香烴類化合物,PCBs具有熱力學穩定性、化學惰性、不易燃性、高電阻率等優良理化性質,曾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領域,后因發現其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遠距離遷移性和明顯的生物毒性等特征,可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對生物及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已禁用并被列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首批控制污染物名單。PCBs的清理處置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由于污染范圍廣、污染時間長,今后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尤其在處置技術方面還缺乏經濟有效的方法。
目前多氯聯苯污染土壤化學修復技術,包括化學修復技術和生物修復技術。化學修復化技術是通過向土壤中投加過氧化氫、高錳酸鉀、Fenton藥劑等化學氧化劑,使其與污染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來實現氧化分解土壤中多氯聯苯的目的?;瘜W修復技術修復效率高,但運行成本較高,使其廣泛應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生物修復技術主要采用微生物進行修復,對環境破壞小,經濟效益高,但對環境條件要求較高,修復周期長,而且很難找到高效地PCBs降解菌劑等原因而無法實施。因此,開發一種修復情況可控的、符合環境友好發展的、能高效修復土壤PCBs污染的生物學方法,對修復污染PCBs土壤有著重要的意義和迫切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微生物和礦物質聯合治理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利用微生物和礦物質聯合治理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0-30cm為修復層,充分翻耕修復層土壤,棄去土壤中雜物;
2)將生物制劑取出,置于溫度為28-32℃的條件下活化6小時;然后按照10-30kg生物制劑/畝的量均勻播撒生物制劑,翻耕,混合均勻,灌水至飽和,生物處理2-4天。
優選地,按照20kg生物制劑/畝的量均勻播撒生物制劑。
優選地,生物處理3-4天。
具體地,所述生物制劑包括沼澤紅假單胞菌、弗氏檸檬酸桿菌、希瓦氏菌、惡臭假單胞菌以及短小芽孢桿菌。
進一步地,
所述生物制劑按照如下步驟制備而得:
1)往水中添加玉米漿8g、葡萄糖6g、磷酸氫二鉀0.2g、磷酸二氫鉀0.2g、氯化鈉0.1g、氯化鈣0.1g、硫酸亞鐵0.01g、硫酸錳0.01g,攪拌均勻,調節pH為7.0-7.5,然后定容至1L,制得液體發酵培養基;
2)將沼澤紅假單胞菌、弗氏檸檬酸桿菌、希瓦氏菌、惡臭假單胞菌以及短小芽孢桿菌活化,然后分別培養至濃度為0.1-0.5億cfu/ml的種子液,將上述五種種子液按照4-7:3-5:3-5:2-3:2-3的體積比混勻,然后按照10%的接種量接種到含有液體發酵培養基的發酵罐中,發酵培養12小時,再添加0.1-0.2%質量份的曲拉通-100,繼續培養6h,得到混合發酵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邁科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邁科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87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