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定時起爆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067583.X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31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子國;王碩;杜小寧;郭宇荃;徐超;周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42D1/045 | 分類號: | F42D1/045;F42D1/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定時 起爆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定時起爆裝置及方法:所述的裝置包括殼體,殼體上設置按鍵、顯示屏、機械保險以及可與電雷管相連接的電雷管插座,殼體內安裝與上述按鍵、顯示屏電連接的微控制器,與上述微控制器電連接的起爆電路,單刀雙擲開關的公共端與上述電雷管插座電連接、常閉端接地、常開端與起爆電路電連接,該單刀雙擲開關的撥片默認接通公共端和常閉端,在機械保險解除的情況下?lián)芷油ü捕撕统i_端,電池通過電源管理模塊為裝置供電。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定時起爆裝置,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潔,自動化程度高,便于攜帶,用戶可自主設置定時時間,定時結束后引爆電雷管實現(xiàn)起爆。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爆破器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該領域中的一種定時起爆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起爆器材是爆破器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用于交通、采礦、煤炭、石油、冶金、化工、建材、水利、電力、林業(yè)、城市建筑等多個領域。我國起爆器材起源于兵器用點火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一套集開發(fā)、生產、應用、技術研究和檢驗測試為一體的較完整的體系,但是現(xiàn)有的起爆器材技術水平低,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不能兼顧產品的使用便利性,操作繁瑣、自動化程度低、體積笨重、功能單一。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可在滿足安全性前提下兼顧使用便利性的定時起爆裝置及方法。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定時起爆裝置,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的裝置包括殼體,殼體上設置按鍵、顯示屏、機械保險以及可與電雷管相連接的電雷管插座,殼體內安裝與上述按鍵、顯示屏電連接的微控制器,與上述微控制器電連接的起爆電路,單刀雙擲開關的公共端與上述電雷管插座電連接、常閉端接地、常開端與起爆電路電連接,該單刀雙擲開關的撥片默認接通公共端和常閉端,在機械保險解除的情況下?lián)芷油ü捕撕统i_端,電池通過電源管理模塊為裝置供電。
進一步的,所述的機械保險包括設置在殼體內且正對單刀雙擲開關撥片的撞桿和彈簧,設置在殼體外的拉環(huán),與拉環(huán)相連接的拉環(huán)銷子伸入殼體內,上述撞桿的一端抵緊并壓縮彈簧,另一端抵緊拉環(huán)銷子,在通過拉環(huán)拔出拉環(huán)銷子解除機械保險后,撞桿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撞擊撥片使撥片接通單刀雙擲開關的公共端和常開端。
進一步的,所述的殼體上設置艙蓋可開啟的拉環(huán)艙,所述的拉環(huán)安裝在該拉環(huán)艙內。
進一步的,所述的起爆電路包括與電池電連接的第一MOSFET開關,該第一MOSFET開關依次通過升壓模塊和第二MOSFET開關與單刀雙擲開關的常開端電連接,在升壓模塊和第二MOSFET開關之間的電路上還連接有蓄電電容和接地的第三MOSFET開關,上述的第一MOSFET開關、第二MOSFET開關和第三MOSFET開關默認打開且均與微控制器電連接并受其控制閉合。
進一步的,單刀雙擲開關的常閉端還與電雷管插座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殼體上設置艙蓋可開啟的電池艙,所述的電池安裝在該電池艙內。
進一步的,所述的電池為鋰二氧化錳積層電池,其輸出電壓9V、容量800mAh。
進一步的,所述的裝置還包括紅外偵測模塊,該紅外偵測模塊通過連接線纜與殼體內的微控制器電連接。
一種定時起爆方法,使用上述的定時起爆裝置,其改進之處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設定定時時間并將與主裝藥毗鄰的電雷管引線插入電雷管插座;
(2)拔出拉環(huán)銷子解除機械保險,單刀雙擲開關的撥片接通公共端和常開端,使起爆電路的第二MOSFET開關與電雷管電連接;
(3)啟動定時起爆裝置開始倒計時;
(4)在倒計時15s時,微控制器控制第一MOSFET開關閉合為蓄電電容充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經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758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