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吸附式處理廢氣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66906.3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699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譚正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來寶石油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附 處理 廢氣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化領域,具體涉及吸附式處理廢氣的系統。
背景技術
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為主的各種氣體組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的易燃性混合氣體。在整個的石油系統中分工也是比較細的:構成石油的化學物質,用蒸餾能分解。原油作為加工的產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蠟、瀝青等。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石化行業廢氣普遍具有有機廢氣,而在處理廢氣中的有機氣體時,如果采用活性炭,在活性炭飽和后,更換活性炭成本偏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吸附式處理廢氣的系統,解決石化行業廢氣普遍具有有機廢氣,而在處理廢氣中的有機氣體時,如果采用活性炭,在活性炭飽和后,更換活性炭成本偏高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吸附式處理廢氣的系統,包括廢氣源、保溫解析系統、過濾裝置、吸附罐和風機,通過連接管依次將廢氣源、過濾裝置、吸附罐和風機連通,所述過濾裝置能將氣體中的固體顆粒過濾,所述吸附罐內設置有活性炭。
所述加溫解析系統包括蒸汽源、氣泵、冷卻器、分離器和收集器,所述蒸汽源通過氣泵向吸附罐內輸送高溫低壓蒸汽,所述冷卻器的一端與吸附罐連通,冷卻器的另一端與分離器連通,所述分離器與收集器連通;
在過濾裝置與吸附罐之間、風機與吸附罐之間、氣泵與吸附罐之間以及冷卻器與吸附罐之間均設置有閥門。
處理廢氣源的廢氣時,過濾裝置與吸附罐之間和風機與吸附罐之間的閥門打開,其余閥門關閉。所述風機將廢氣源中的空氣吸附過濾裝置中,所述過濾裝置對廢氣進行過濾,去除廢氣中微小懸浮顆粒,然后風機將過濾后的廢氣吸入吸附罐中,所述吸附罐通過其內設置的活性炭將廢氣中的有機物吸附留存下,然后風機將經過吸附罐處理后得到的氣體排到大氣。
當活性炭使用一段時間后,活性炭處于飽和狀態,無需繼續進行吸附。此時啟動加溫解析系統,過濾裝置與吸附罐之間和風機與吸附罐之間的閥門關閉,其余閥門打開。高溫低壓蒸汽進入吸附罐中,在高溫低壓蒸汽的作用下,蒸汽將罐內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機物從活性炭上剝離,剝離后的氣體進入冷卻器冷卻,然后進入分離器中,在蒸汽的作用下,剝離出的有機物和冷卻下的蒸汽混合成有機溶劑,分離器回收有機溶劑,并將其送入收集器中。
通過本發明,將化工廢氣處理,便于排放,保護環境;同時通過加溫解析系統,以使活性炭反復使用,降低處理廢氣的成本。
進一步地,所述高溫低壓蒸汽的溫度大于200℃,其壓強低于一個兆帕。
吸附罐內在低壓蒸汽的作用下,成為負壓狀態,便于將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機物剝離;同時在高溫的作用下,加速了有機物的剝離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優選地,所述高溫低壓蒸汽的溫度大于500℃,其壓強為0.5Pa。
進一步地,在所述廢氣源和過濾裝置之間設置有補氣氣泵。風機距離吸附罐的距離較遠,或者廢氣源距離吸附罐的距離較遠時,僅設置一個風機不利于將廢氣源中的廢氣引入吸附罐中,因此在廢氣源和過濾裝置之間設置補氣氣泵,便于將廢氣源中的廢氣引入吸附罐中。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吸附式處理廢氣的系統,將化工廢氣處理,便于排放,保護環境;同時通過加溫解析系統,以使活性炭反復使用,降低處理廢氣的成本;
2、本發明吸附式處理廢氣的系統,吸附罐內在低壓蒸汽的作用下,成為負壓狀態,便于將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機物剝離;同時在高溫的作用下,加速了有機物的剝離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發明吸附式處理廢氣的系統,風機距離吸附罐的距離較遠,或者廢氣源距離吸附罐的距離較遠時,僅設置一個風機不利于將廢氣源中的廢氣引入吸附罐中,因此在廢氣源和過濾裝置之間設置補氣氣泵,便于將廢氣源中的廢氣引入吸附罐中。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廢氣源,2-吸附罐,3-風機,4-過濾裝置,5-蒸汽源,6-氣泵,7-冷卻器,8-分離器,9-收集器,10-閥門,11-補氣氣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來寶石油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成都來寶石油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69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