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配方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64895.5 | 申請日: | 2017-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2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郭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蓉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31/22;A61K33/06;A61K3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帶狀皰疹 中藥 配方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組合物,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帶狀皰疹治療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帶狀皰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與中醫的纏腰火丹、蛇串瘡、蜘蛛瘡相類似。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以沿周圍神經分布的群集皰疹和神經痛為特征的病毒性皮膚病,在春季最易流行。帶狀皰疹的發病部位 60%以上是在胸腰部位,因此民間又有“串腰龍”、“纏腰火丹”的俗稱。由于帶狀皰疹 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時總是沿著神經的走向,沿周神經圍分布,排列成帶狀呈條帶狀。多發病于春秋季,以胸肋腰腹部多見,常沿神經線作帶狀分布,主要病變在皮膚和神經組織,起病急,年齡較高,平素性情急躁,皮疹與神經痛同發,疼痛較劇,身體單側發病。
中醫認為“諸痛瘍瘡,皆屬于火”,心肝火熱,情志不遂,瘀阻脈絡,熱灼皮膚而致病,在治療上緊切病機,步遵中醫“治外必本諸內,治內亦就治外”及《醫學源流》:“外科立法,最重外法”的原則,局部與整體并重,采取表里同治,內外兼施之法。從整體辨證出發,以治病之里,從局部皮損調敷,以治病之表。如此整體與局部結合,表里相應,標本同治,藥效同助,相得益彰,共達清心瀉肝,解毒除濕,化瘀止痛,消炎退腫,護瘡結痂之效,使病程縮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該組合物針對帶狀皰疹形成的病因和病機,利用多種中藥的活性成分的相互 協同作用,通過清熱解毒,燥濕止痛、化瘀敗毒、去腐生肌,治療帶狀皰疹,而且不留疤痕和神經痛等后遺癥。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制成該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內服:黃岑8g,黃連7g,梔子11g,生地黃16g,赤芍11g,郁金11g,元胡8g,金銀花18g,連翹16g,蒲公英16g,大青葉16g,甘草6g;外敷:生石膏118g,青黛60g,滑石118g,黃柏60g,大黃60g。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制備和使用方法:先將內服藥材用清水浸泡1小時,將藥放在火上,用武火熬開,沸騰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鐘,將藥液倒出,每天1劑,分2次溫服,飯后服;將大黃、黃柏焙干后研為細末,再摻入生石膏、滑石、青黛,共研和勻,按照皮損區大小,用適量涼開水調成糊狀,敷于充分暴露的患處,每日3~4次,如藥物脫落,可隨時調敷。
發明用于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配方,選擇天然藥物,針對帶狀皰疹病因病機,各味藥材各具其效,互相協調,黃岑、黃連、梔子清肝解毒;赤芍、生地黃、元胡、郁金涼血清熱,活血通絡鎮痛;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清熱解毒;甘草補中調諸藥而解毒;黃柏、青黛、生石膏、滑石解毒除濕,消炎退腫;大黃涼血瀉火,化瘀祛痛;滑石還可在皮損形成被膜,保護創面,吸收分泌物,促痂形成。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配方,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中藥成分:內服:黃岑8g,黃連7g,梔子11g,生地黃16g,赤芍11g,郁金11g,元胡8g,金銀花18g,連翹16g,蒲公英16g,大青葉16g,甘草6g;外敷:生石膏118g,青黛60g,滑石118g,黃柏60g,大黃60g。
實施例2:如果患者體虛,在上述組分中加黃芪16g,白術16g,當歸18g。
實施例3:如果患者伴有高熱,在上述組分中加生石膏8g,苦參11g,蚤休11g。
實施例4:如果患者血熱并出現血皰,在上述組分中加牡丹皮16g,地骨皮11g,白茅根18g。
先將內服藥材用清水浸泡1小時,將藥放在火上,用武火熬開,沸騰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鐘,將藥液倒出,每天1劑,分2次溫服,飯后服;將大黃、黃柏焙干后研為細末,再摻入生石膏、滑石、青黛,共研和勻,按照皮損區大小,用適量涼開水調成糊狀,敷于充分暴露的患處,每日3~4次,如藥物脫落,可隨時調敷。
以下通過實用例來闡明本發明所述用于帶狀皰疹護理的中藥配方的臨床治療效果。
1、臨床資料
臨床觀察120例帶狀皰疹,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60例,年齡18-65歲,診斷標準:皮損多為綠豆大小的水疤,簇集成群,疤壁緊張,基底色紅,常單側分布,排 列成帶狀。嚴重者皮損可表現為出血性,或可見壞疽性損害。皮損發于頭面部者,病情往往較重;皮疹出現前,常先有皮膚刺痛或燒灼感,可伴有周身輕度不適,發熱;自覺疼痛明顯,可有難以忍受的劇痛,或皮疹消退后遺疼痛。
2、療效標準
治愈:皮疹消退,臨床體征消失,無疼痛后遺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蓉,未經郭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48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