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蚯蚓生物肥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64694.5 | 申請日: | 2017-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48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姜為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為榮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606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蚯蚓糞 蚯蚓生物 土壤 硝酸鉀 小麥谷朊蛋白 綠色環保 生物肥料 營養物質 自然泥土 持水量 多菌靈 腐植酸 顆粒狀 氯化錳 氯化鋅 排水性 膨潤土 乳酸鈉 通氣性 重量份 細碎 板結 骨粉 均一 孔性 乳粉 維生素 微生物 無毒 肥料 吸收 制作 幫助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蚯蚓生物肥,它由如下重量份組成:蚯蚓糞2~16份、蕓醇乳粉4~10份、腐植酸24~40份、乳酸鈉24~40份、硝酸鉀1~2份、氯化錳5~10份、小麥谷朊蛋白粉6~16份、骨粉3~8份、多菌靈2~5份和膨潤土0.5~2份、維生素3~8份和氯化鋅1~2份,本發明中的蚯蚓糞是一種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的細碎類物質,具有很好的孔性、通氣性、排水性和高的持水量,微小的顆粒狀還能幫助增進土壤與空氣盡可能地接觸,因為它們同土壤混合后使土壤不再板結和堅硬,蚯蚓糞因有很大的表面積,使得許多有益微生物得以生存,并具有吸收和保持營養物質的能力;該發明無毒、無害、對環境還具有改善作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果,且制作簡單,屬于綠色環保的生物肥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涂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蚯蚓生物肥。
背景技術
大量投放肥料容易造成土地的營養豐富,因此昆蟲愿意在營養豐富的土地上產卵,容易引起種植物的病蟲害,造成種植物的損失,而且土壤中缺乏有益菌群,無法有效保護作物的根部,土傳病極易感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蚯蚓生物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上述花生生長存在的缺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蚯蚓生物肥,它由如下重量份組成:蚯蚓糞2~16份、蕓醇乳粉4~10份、腐植酸24~40份、乳酸鈉24~40份、硝酸鉀1~2份、氯化錳5~10份、小麥谷朊蛋白粉6~16份、骨粉3~8份、多菌靈2~5份和膨潤土0.5~2份、維生素3~8份和氯化鋅1~2份。
進一步的,一種蚯蚓生物肥,它由如下重量份組成:蚯蚓糞15份、蕓醇乳粉10份、腐植酸24份、乳酸鈉24份、硝酸鉀2份、氯化錳5份、小麥谷朊蛋白粉6份、骨粉3份、多菌靈2份和膨潤土1份、維生素6份和氯化鋅2份。
進一步的,一種蚯蚓生物肥,它由如下重量份組成:蚯蚓糞16份、蕓醇乳粉9份、腐植酸26份、乳酸鈉25份、硝酸鉀1份、氯化錳5份、小麥谷朊蛋白粉6份、骨粉3份、多菌靈2份和膨潤土1份、維生素4份和氯化鋅2份。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一種蚯蚓生物肥,本發明中的蚯蚓糞是一種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的細碎類物質,具有很好的孔性、通氣性、排水性和高的持水量,微小的顆粒狀還能幫助增進土壤與空氣盡可能地接觸,因為它們同土壤混合后使土壤不再板結和堅硬,蚯蚓糞因有很大的表面積,使得許多有益微生物得以生存,并具有吸收和保持營養物質的能力;該發明無毒、無害、對環境還具有改善作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果,且制作簡單,屬于綠色環保的生物肥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蚯蚓生物肥,它由如下重量份組成:蚯蚓糞15份、蕓醇乳粉10份、腐植酸24份、乳酸鈉24份、硝酸鉀2份、氯化錳5份、小麥谷朊蛋白粉6份、骨粉3份、多菌靈2份和膨潤土1份、維生素6份和氯化鋅2份。
實施例2
一種蚯蚓生物肥,它由如下重量份組成:蚯蚓糞16份、蕓醇乳粉9份、腐植酸26份、乳酸鈉25份、硝酸鉀1份、氯化錳5份、小麥谷朊蛋白粉6份、骨粉3份、多菌靈2份和膨潤土1份、維生素4份和氯化鋅2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為榮,未經姜為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46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