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生物實時分離檢測方法及分離檢測裝置在微生物分離檢測鑒定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63991.8 | 申請日: | 2017-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82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振;喻佳俊;李磊;代新;曾真;黃正旭;高偉;李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02 | 分類號: | C12N1/02;C12M1/00;G01N27/62;G16B3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陳燕嫻 |
| 地址: | 5106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實時 分離 檢測 方法 裝置 鑒定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生物實時分離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真空作用下,將微生物顆粒引入分離裝置;(2)利用所述分離裝置具有將不同顆粒粒徑的微粒差異分離的特性,將不同粒徑的微生物進行分散,并沉積在收集裝置中的不同位置處;(3)將所述收集裝置取出,加入基質進行干燥處理;(4)將干燥后收集裝置放入微生物鑒定裝置中進行鑒定,得到微生物的鑒定結果。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分離檢測裝置在微生物分離檢測鑒定中的應用。本發明克服了微生物分離檢測鑒定技術中難以實現快速檢測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直接對不同顆粒的微生物進行檢測,實現了各種檢測場合下的微生物快速分離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的分離檢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微生物實時分離檢測方法及分離檢測裝置在微生物分離檢測鑒定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微生物的檢測和鑒定涉及到諸多領域,如臨床診斷、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快速準確的鑒定微生物對人類生活健康有著重要意義。傳統的微生物檢測與鑒定主要依據細菌的形態學和生理生化反應。雖然這類鑒定準確性較高且具有專一性,但微生物純化培養和樣品分析周期長,難以實現快速簡單的檢測鑒定。一些商業化的細菌自動化鑒別儀器,如微生物生化測試儀和自動化檢測裝置,雖然也具有較快速、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但仍需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消耗多種耗材試劑對微生物進行培養和鑒定。通過遺傳層面的方法,雖然準確性高,但操作復雜,且非常昂貴耗時。這些方法都不適合對微生物進行快檢。
空氣動力學透鏡是一種用于收集空氣中顆粒的裝置,常用在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中,作為顆粒引入質譜儀前端處理裝置。經特殊設計的空氣動力學透鏡具有使顆粒束的發散角與顆粒粒徑成一定關系的特性,便可用于分離不同粒徑的顆粒。不同細菌有著不一樣的尺寸大小,如納米細菌在50nm左右,嗜血流感菌在0.25×1.2μm左右,肺炎球菌在0.8μm左右,大腸桿菌在1×3μm左右,巨大芽孢桿菌在1.5×4μm左右。通過存在發散的空氣動力學透鏡可將不同微生物按照粒徑的大小進行分離。
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飛行時間質譜儀(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軟電離生物質譜。相對于傳統的鑒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MALDI-TOF MS具有快速、準確、靈敏度高、分辨率好等優點,現已廣泛應用于微生物鑒定領域。該方法雖然可以對微生物進行快速檢測,但需要對微生物進行培養后再鑒定,并無法直接對微生物準實時檢測。
現有技術中,沒有準確有效的方法可對微生物進行實時分離檢測鑒定,常用的對微生物鑒定方法都需對微生物進行培養純化后再進行鑒定,這些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操作復雜,難以實現直接快速檢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微生物鑒定技術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一種微生物實時分離檢測方法及分離檢測裝置在微生物分離檢測鑒定中的應用,克服了微生物分離檢測技術中需對微生物進行培養純化、難以實現快速檢測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直接對不同顆粒的微生物進行檢測,實現了各種檢測場合下的微生物快速分離檢測。
本發明中的微生物實時分離檢測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在真空作用下,將微生物顆粒引入分離裝置;
(2)利用所述分離裝置具有將不同顆粒粒徑的微粒差異分離的特性,將不同粒徑的微生物進行分散,并沉積在收集裝置中的不同位置處;
(3)將所述收集裝置取出,加入基質進行干燥處理;
(4)將干燥后收集裝置放入微生物鑒定裝置中進行鑒定,微生物鑒定裝置將得到微生物信息與數據庫進行對比檢索,得到微生物的鑒定結果。
進一步地,所述基質為α-氰基-4-羥基肉桂酸。
進一步地,微生物顆粒來源為空氣中的微生物,或單分散氣溶膠發生器發生液體中的微生物,或其他環境中的微生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39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玉米綜合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建筑用改性復合環保的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