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口腔種植修復空間分析的測量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62017.X | 申請日: | 2017-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79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洋;陳昭昭;陳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C19/04 | 分類號: | A61C19/04;A61C8/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剛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 測量系統 測量組件 口腔種植修復 第二測量 第一測量 空間分析 缺牙間隙 連接桿 關鍵參數 空間特征 臨床經驗 模型空間 植入位置 測量頭 開口度 修復體 種植體 上端 咬合 修復 分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口腔種植修復空間分析的測量系統,包括:用于測量開口度和多顆缺牙間隙的第一測量組件、用于測量單顆缺牙間隙和咬合距離的第二測量組件和用于測量穿齦深度的第三測量組件,所述第一測量組件、第二測量組件和第三測量組件均包括連接桿和設置在連接桿上端的測量頭。測量系統的測量組件結構簡潔、使用簡便、測得數據精確,能夠準確、快速地測量出待修復部位的特定空間特征,為種植體尺寸、植入位置或上部修復體的形狀、結構等關鍵參數的設計提供依據,解決目前的口內與模型空間分析依賴臨床經驗,缺乏精確、高效的測量手段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口腔種植修復空間分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口腔種植修復空間分析的測量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種植牙因其不損傷天然牙、舒適度高、美觀效果好等特點,受到缺牙患者的青睞,也是目前修復失牙的重要手段之一??谇环N植技術發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歷史。在不斷發展中,臨床醫生與學者通過病例積累與實驗研究,逐漸探索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與技術,使得種植牙的術后成功率逐漸提高。目前最常用的種植牙由兩部分組成,包括位于頜骨內的種植體與位于口腔內的上部修復體。同時,口腔種植修復理念也由“以外科為導向”,轉向了“以修復為導向”的階段。然而,在種植牙大量應用于臨床治療的同時,相關并發癥也不斷涌現。研究表明,導致種植牙并發癥的原因包括不良的種植體三維位置、不足的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厚度以及不良的修復體設計等。以上因素的產生多與術前空間分析不足有關。因此,為了降低種植牙并發癥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更好地實現以修復為導向的種植體植入,術前的口內及模型空間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大多數臨床醫生采取模型分析以及目測的方法進行口內分析,口內分析對醫生的經驗依賴性強,易受角度、視線等因素影響導致誤差,且常常遺漏對患者開口度(最大張口時,上下中切牙邊緣之間的垂直距離)及咬合距離(上下牙列在最廣泛接觸時種植體上部表面與對頜牙的垂直距離)的檢查,從而導致后期修復困難等問題。模型分析首先通過對牙列進行陰模制取、向陰模中灌注石膏從而制備出牙列模型,再對模型的待修復部位進行測量。由于牙列模型的待修復部位形態不規則,使用直尺測量時操作難度大、操作過程繁瑣且測量準確性欠佳,測量后往往需要依靠經驗對數據進行二次處理。
綜上所述,目前的口內與模型空間分析依賴臨床經驗,缺乏精確、高效的測量手段、明確的測量方法與標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口腔種植修復空間分析的測量系統,該測量系統使用的測量組件結構簡潔、使用簡便、測得數據精確,能夠準確、快速地測量出待修復部位的特定空間特征,為種植體尺寸、植入位置或上部修復體的形狀、結構等關鍵參數的設計提供依據,解決目前的口內與模型空間分析依賴臨床經驗,缺乏精確、高效的測量手段的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口腔種植修復空間分析的測量方法。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用于口腔種植修復空間分析的測量系統,包括:用于測量開口度和多顆缺牙間隙的第一測量組件、用于測量單顆缺牙間隙和咬合距離的第二測量組件和用于測量穿齦深度的第三測量組件,所述第一測量組件、第二測量組件和第三測量組件均包括連接桿和設置在連接桿上端的測量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20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鉆頭結構
- 下一篇:一種醫療用藥材榨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