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61329.9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02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翔;朱丹;耿明;衛垚;張浩;周明翔;劉輝;鄭燕;崔萬里;張銀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25/12 | 分類號: | E01B25/12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紀元 |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動 復式 單軌 道岔 | ||
1.一種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五道岔固定梁(5)以及分布在該第五道岔固定梁(5)四周且按順時針方向順次分布的第一道岔固定梁(1)、第二道岔固定梁(2)、第三道岔固定梁(3)和第四道岔固定梁(4);其中,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用于通過第一道岔旋轉梁(6)與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或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連接,并用于通過第二道岔旋轉梁(7)與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或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連接;
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用于旋轉切換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與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或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相連與非相連的狀態;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則用于旋轉切換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與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或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相連與非相連的狀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分別與道岔旋轉梁基座(10)固定相連,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分別用于以與其對應的道岔旋轉梁基座(10)為軸心進行轉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上均設置有導向輪(11),該導向輪(11)通過導向輪支撐座(12)與相應的道岔旋轉梁連接,所述導向輪(11)用于沿導向槽(13)運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其特征在于,對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中的任意一個道岔旋轉梁,該道岔旋轉梁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導向輪(11),這兩個導向輪(11)分別位于該道岔旋轉梁中心的兩側;在其中的一個導向輪(11)上還安裝有驅動電機(14),該驅動電機(14)用于帶動所述道岔旋轉梁轉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的兩端、以及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的兩端均設置有梁間鎖定機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的兩端,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和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靠近該第五道岔固定梁(5)的一端,均設置有梁間連接機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其特征在于,對于任意一個所述梁間連接機構,該梁間連接機構為翻轉板連接機構,包括翻轉板和驅動該翻轉板翻轉的動力機構,所述翻轉板鉸接在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或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靠近該第五道岔固定梁(5)的一端上,它們用于在所述動力機構的作用下翻轉至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或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道岔固定梁(1)、所述第二道岔固定梁(2)、所述第三道岔固定梁(3)、所述第四道岔固定梁(4)、所述第五道岔固定梁(5)、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上均設置有容置所述翻轉板的凹槽,該凹槽的深度與所述翻轉板的厚度相同。
8.如權利要求7所述轉動型復式交分單軌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為被動式翻轉機構,該被動式翻轉機構包括設置在翻轉板上的第一引導輪和第二引導輪,在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和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的兩端上均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引導輪以及第二引導輪配合的雙弧面引導溝槽;對于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或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的任意一端,所述雙弧面引導溝槽的分布方向與該第一道岔旋轉梁(6)或該第二道岔旋轉梁(7)的布置方向垂直,該雙弧面引導溝槽在對應的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或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上表面的投影為弧形,并且在對應的所述第一道岔旋轉梁(6)或所述第二道岔旋轉梁(7)的側面上的投影也為弧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132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磁片上料機構
- 下一篇:一種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再生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