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農業松耕整平機的二級導輪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60521.6 | 申請日: | 2017-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76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強;沈豪;陳錦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惠州市樂農農業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63/00 | 分類號: | A01B6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275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農業 松耕整平機 二級 導輪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農業松耕整平機的二級導輪機構。
背景技術
使用農業松耕整平機對田地進行松土并平整土地,能夠改善土壤耕種質量,提高作物產量。但是目前農業松耕機整平作業一般通過側向兩擋板、后邊一壓板來實現,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生成需求,松土深度需求不同,例如本發明所支持的松土機可實現20~60厘米不同深度的松土,如果不設計任何調整結構,兩側擋板插入土地的深度不同,帶來巨大的行駛阻力。二是在農間作業過程中,難免經常碰到不同高度的土地,尤其是轉彎時,兩側受力不平衡,容易留下轉彎溝槽。
因此,要求發明設計一些機構,去解決以上問題,非常有必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農業松耕整平機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農業松耕整平機的二級導輪機構。通過第一級調節結構、可以根據不同耕深要求,調節擋板的初始位置,保證工作過程中擋板的合適位置。通過第二級調節結構,可以使松耕機在行駛中根據不同的地面自動調節側板高度,使作業過程中行駛阻力最小并且避免產生轉向溝槽。本發明中,還在導輪內側板中創新采用了荷葉表面結構,避免了泥、土等飛濺卡住導向輪。因此,通過以上二級導輪結構,解決了目前松耕整平機行駛阻力大、泥土卡輪等問題,具有較好的整平效果。為達到上述功能,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農業松耕整平機的二級導輪機構,包括第一級調節裝置和第二級調節裝置,其中:
所述第一級調節裝置包括導輪、導輪支架和頂部帶把手的螺栓桿;所述導輪可轉動安裝在導輪支架上,導輪支架的頂部設置有支架桿,支架桿內部中空,螺栓桿的下端部與支架桿螺紋連接;
所述第二級調節裝置包括連接件、導輪套筒和彈性緩沖器,所述連接件上設置有一內孔軸,導輪套筒上端插入所述內孔軸中,兩者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導輪套筒下端套設在導輪支架的支架桿上,所述螺栓桿的上端部穿過導輪套筒的內部且與導輪套筒可徑向轉動連接;所述導輪套筒的底部設置有一段軸肩,導輪套筒外套設有彈性緩沖器,所述彈性緩沖器的下端面與所述軸肩的上端面相接觸,所述彈性緩沖器的上端面與所述內孔軸的下端面相接觸。
優選地,所述導輪套筒的頂端固定安裝有一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固定安裝有一滾動軸承;所述螺栓桿的上端穿過導輪套筒和滾動軸承內部,螺栓桿上的把手位于所述軸承座的上方,螺栓桿的上端部連接兩個螺母,兩個螺母中間卡住所述滾動軸承。
優選地,所述支架桿頂部焊接一螺母,螺栓桿的下端部與固定在支架桿頂部的螺母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導輪套筒頂端部設置有與軸承座底端的母螺紋相配合的公螺紋,兩者通過螺紋連接。
優選地,所述導輪支架表面均勻設置有球面凸起,所述球面凸起的外表面設置有尼龍層。
優選地,所述彈性緩沖器為彈簧或阻尼橡膠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一般成對與農業松耕整平機配合使用,分別置于農業松耕整平機的兩側。對于農業耕種土地,耕深有不同的需求,如所導輪機械所配合的深耕機耕深可以在20~60CM調節,因此明確工作深度后,轉動把手對兩個彈性導輪的初始高度進行一級調整,這樣可以使側邊擋板始終懸于地面之上,減少工作阻力。在行駛過程中,經常碰到坑洼田地作業或轉向,通過彈性緩沖器的壓縮控制導輪套筒插入連接件內孔軸的深度來分別對兩個彈性導輪的高度進行二級調整,使機箱兩側受力平衡,松耕平穩,整平質量好。導輪支架內側面與頂面密布有球面凸起并鋪設有尼龍層,該結構是對荷葉結構的仿形,利用了荷葉效應,防止飛濺的泥土粘在導輪支架上卡住導輪,保證了本發明在粘度不同的土壤里也能正常工作。本發明解決了傳統松耕整平機箱體兩側擋板無法實現第一級高度調整、行進過程中高度自動調整、轉彎時留下溝槽及易卡輪等問題,具有良好的整平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級調節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處的剖面圖;
圖4為導輪支架表面的球面凸起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與松耕整平機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至附圖6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惠州市樂農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大學;惠州市樂農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05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農業工程用松土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微耕機轉向扶手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