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相對運動關系的ACC縱向運動學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59649.0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2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章軍輝;徐川;趙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創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B60W3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相對 運動 關系 acc 縱向 運動學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相對運動關系的ACC縱向運動學建模方法,進行ACC縱向運動學建模時,綜合考慮自車狀態參數和前車狀態參數,設定狀態量xf(k)=[Δd(k),Δv(k),af(k)]T,并引入系統擾動量ap(k),期望車距ddes采用固定時距策略、可變時距策略或擬合駕駛員跟隨行為的二階回歸模型,將自車與前車的相對運動關系以及環境參數的影響納入ACC縱向運動學建模過程中,提高模型計算的準確性,降低預測誤差,進而提高跟車預測模型的預測精度以及抗干擾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控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ACC縱向運動學建模方法,具體是一種基于相對運動關系的ACC縱向運動學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先進的ADAS駕駛輔助系統,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適應巡航控制旨在緩解駕駛疲勞,提升駕乘舒適性與安全性。傳統PID控制、LQR控制、模糊控制等控制策略多以車距控制作為主要目標,即主要考慮安全性而忽略舒適性等需求。近年來,對ACC的研究呈多元化態勢,如全速ACC,改善交通流的協同CACC,ACC與LCA變道輔助,模擬駕駛員跟隨行為ACC,面向燃油經濟性ACC,多目標協調控制ACC等。為進一步提尚ACC的用戶使用率與駕乘人員的接受度,對人性化ACC的研究受到了廣泛關注。
中國申請公布的專利CN107139923A,提供了一種ACC決策方法及系統,其具體公開了建立ACC縱向跟車運動學模型的方法,采用固定時距策略,當所述模型的預測時域為[k,k+p-1]時,ACC縱向跟車運動學的模型具體為:
(1)式中,k為當前時刻,Xf為上述預測時域的狀態序列,U為上述預測時域的控制序列,xf(k)為當前觀察狀態量,Ap為矩陣在上述預測時域迭代的系數矩陣,Bp為矩陣在上述預測時域迭代的系數矩陣,Cp=diag(C,C,…,C)為相應系數矩陣,Y為系統輸出序列;
其中,KL為理想一階系統增益,TL為下位控制器的時間常數,Ts為采樣周期。
但是,該方法建模僅僅是從自車狀態考慮,其當前觀察狀態量xf(k)=[sf(k),vf(k),af(k)]T,僅包含自車狀態參數(位移、自車速度和自車加速度),缺少相對的運動關系,忽略了環境參數的影響,從而導致模型計算不準確,預測誤差大,影響車輛自適應巡航控制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相對運動關系的ACC縱向運動學建模方法,將自車與前車的相對運動關系以及環境參數的影響納入ACC縱向運動學建模過程中,提高跟車預測模型的預測精度以及抗干擾能力。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基于相對運動關系的ACC縱向運動學建模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根據ACC系統分層設計,決策層根據自車狀態參數、前車狀態參數、環境參數決定自車縱向期望加速度,控制層通過控制油門開度、制動深度、檔位切換使得自車的實際加速度收斂于決策層輸出的期望加速度,建立理想一階系統傳遞函數
其中,KL為理想一階系統增益,TL為時間常數;
步驟S2,根據ACC縱向跟車運動學特性,定義關系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創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創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96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