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植物生長、提高免疫力的生物農藥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59577.X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520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文波;秦春秀;繆衛國;林春花;鄔國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60;C05G3/8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劉洋 |
| 地址: | 570228 ***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植物 生長 提高 免疫力 生物農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促進植物生長、提高免疫力的生物農藥,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殼聚糖5?10份、卡拉膠低聚糖5?10份、氨基寡糖素10?20份、聚磷酸銨20?30份、甲叉琥珀酸20?30份、復硝酚鈉1?5份、硝酸鉀20?30份和硫酸鎂20?30份。本發明的生物農藥能夠增強植株的生長勢,增加植株產量,提高植物的內在品質,并具有很好的趨避地下害蟲的效果,增強植物免疫力,從而增強植物抗病和抗逆的特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促進植物生長、提高免疫力的生物農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國家現在推行的肥料為有機-無機的復混肥料,其標準是基于一般有機肥料基礎上的復混肥料,是屬于純化學肥料的改進型,偏向于純化學肥料的特性,其缺點是肥料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對土壤的改良作用有限,所含有機物沒有經過發酵。原因在于現行標準對復混肥料的水分規定過低的緣故,因為要達到標準規定,在肥料的加工過程中必須經高溫烘干才能達到標準規定。因此在此加工過程中存在著浪費資源,增加成本的缺點。另外,現在使用的復混肥料中的有機物因沒有經過發酵,施入地中后,有機物吸收水分后會在地里發酵,容易造成燒苗現象。并且其肥料中氮、磷、鉀的有效利用率低,肥效也不理想,也不具有防治病蟲害的作用。特別是化學肥料,長期施用后能使植物的品質下降,植物的抗病和抗逆的特性減弱,還會誘發多種植物產生新的病變,品種原有的優點消失,并還能使土壤板結。因此,研發出一種能防治病蟲害、增產增收和提高植物品質,并提高植物免疫力多功能生物農藥勢在必行,也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種能防治病蟲害、增產增收和提高植物品質,并能提高植物免疫力的多功能生物農藥。
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促進植物生長、提高免疫力的生物農藥,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組分組成:殼聚糖5-10份、卡拉膠低聚糖5-10份、氨基寡糖素10-20份、聚磷酸銨20-30份、甲叉琥珀酸20-30份、復硝酚鈉1-5份、硝酸鉀20-30份和硫酸鎂20-30份。
優選地,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生物農藥由以下組分組成:殼聚糖6-9份、卡拉膠低聚糖6-9份、氨基寡糖素13-17份、聚磷酸銨24-28份、甲叉琥珀酸22-26份、復硝酚鈉2-4份、硝酸鉀22-26份和硫酸鎂24-28份。
進一步優選地,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生物農藥由以下組分組成:殼聚糖8份、卡拉膠低聚糖7份、氨基寡糖素15份、聚磷酸銨26份、甲叉琥珀酸24份、復硝酚鈉3份、硝酸鉀23份和硫酸鎂25份。
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是提供一種本發明第一個方面所述的所述的生物農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各組分混合均勻即得。
應當理解的是,還可以將所述生物農藥制成農藥學上可接受的劑型。
本發明的第三個方面是提供本發明第一個方面所述的生物農藥在制備促進植物生長、提高免疫力的農藥制劑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趨避多種地下害蟲,如:螞蟻、地老虎、蝸牛等,可有效抑制根結線蟲、根腐病、青枯病,增強植物免疫力,從而增強植物抗病和抗逆的特性。
(2)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提高植物的內在品質,施用本發明肥料在黃瓜上,可使黃瓜外形筆直,讓黃瓜吃起來清香、脆,且耐儲存;施用本發明在馬鈴薯上,能使馬鈴薯的商品性狀好,淀粉含量高。
(3)本發明肥料適用于酸性土、堿性土、鹽堿土、粘性土、砂性土、肥土和瘦土,對土壤具有明顯的改良作用。
(4)本發明能改善生態環境,使一些廢棄物變廢為寶,降低化學殘留,達到國際標準,促進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障食品安全,保障人類健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大學,未經海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95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