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蘆葦根莖出芽最佳根莖大小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058927.0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6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婁彥景;潘艷文;古勇波;唐占輝;呂憲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15 | 分類號: | A01G22/15;A01G31/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23109 | 代理人: | 賈澤純 |
| 地址: | 130102 吉林省***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蘆葦 根莖 出芽 最佳 大小 培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生態(tài)工程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物無性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術
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是多年生根莖型禾草,世界廣布種,在淡水及咸水沼澤均能分布,是我國的主要草本沼澤類型之一。蘆葦有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兩種繁殖方式,但它是典型的無性系植物,天然種群主要依靠營養(yǎng)繁殖補充更新。蘆葦匍匐根狀莖發(fā)達,根區(qū)范圍長可達幾米,深也達表層土壤以下1m以上。
蘆葦具有廣泛的經濟價值:1、營養(yǎng)生長期的粗蛋白含量在禾草中居于上等,是一種優(yōu)良的飼料;2、成熟期的蘆葦莖稈堅硬,質地細膩,纖維含量高(40%~60%),是我國重要的造紙原料及工藝品原料;3、根部比較龐大,能夠吸收重金屬和其他污染物,具有高效的水質凈化功能;4、蘆葦沼澤是魚、蝦、貝、蟹聚居地,是各種水禽、鳥類棲息的場所,具有棲息地和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功能;5、蘆葦沼澤植被覆蓋度,生物量大,具有保護濕地、碳固持及改良鹽堿地等重要生態(tài)作用。
然而,我國蘆葦濕地目前退化非常嚴重,相關部門正積極投入大量資金恢復退化的蘆葦濕地,但相關恢復技術仍非常有限;現(xiàn)有的根莖繁殖方法大都從環(huán)境因子的角度入手來提高出芽率,忽視了生物因子本身的影響。因此,從根莖本身來考慮快速繁殖蘆葦以滿足工農業(yè)生產和環(huán)保需要,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應用價值。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要解決現(xiàn)有根莖繁殖方法萌發(fā)時間長、出芽率低及幼苗存活率低的問題,而提供一種蘆葦根莖出芽最佳根莖大小培育方法。
本發(fā)明一種蘆葦根莖出芽最佳根莖大小培育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野外蘆葦根莖采集:在每年4月中下旬的植物根莖出芽期,選取內陸或海濱的蘆葦沼澤中幼苗生長均勻的樣點,通過小斑塊挖取根莖的方式,挖取至水平根莖處,最佳挖取深度為20~30cm,挖取根莖后,裝入黑色塑料袋中,避免陽光照射,并噴灑水分;
二、蘆葦根莖處理:對挖取的的蘆葦根莖進行沖洗,剪掉地上部分,保留地下根莖作為培育材料,從中選取健康的、直徑為4~7mm的根莖,剪成20cm長的小段,保證每個小段至少有2個節(jié)點,得到待培育蘆葦根莖;
三、培育和根莖出芽過程檢測:將待培育蘆葦根莖在溫度為22℃~28℃的條件下置于塑料盆中并以中等粒徑的石英砂為基質進行培育,基質厚度為10cm,向塑料盆中倒入水至水位沒過基質表面,對根莖出芽過程進行監(jiān)測:每天噴水,當胚芽伸長2mm即為發(fā)芽,即完成蘆葦根莖出芽最佳根莖大小培育。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對比其它的從環(huán)境因子角度入手的出芽方法,本方法成本較低,材料僅僅需要從野外采集蘆葦根莖即可,在降低了成本的前提下縮短萌發(fā)時間,提高出芽率、幼苗存活率及生長狀況。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一種蘆葦根莖出芽最佳根莖大小培育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野外蘆葦根莖采集:在每年4月中下旬的植物根莖出芽期,選取內陸或海濱的蘆葦沼澤中幼苗生長均勻的樣點,通過小斑塊挖取根莖的方式,挖取至水平根莖處,最佳挖取深度為20~30cm,挖取根莖后,裝入黑色塑料袋中,避免陽光照射,并噴灑水分;
二、蘆葦根莖處理:對挖取的蘆葦根莖進行沖洗,剪掉地上部分,保留地下根莖作為培育材料,從中選取健康的、直徑為4~7mm的根莖,剪成20cm長的小段,保證每個小段至少有2個節(jié)點,得到待培育蘆葦根莖;
三、培育和根莖出芽過程檢測:將待培育蘆葦根莖在溫度為22℃~28℃的條件下置于塑料盆中并以中等粒徑的石英砂為基質進行培育,基質厚度為10cm,向塑料盆中倒入水至水位沒過基質表面,對根莖出芽過程進行監(jiān)測:每天噴水,當胚芽伸長2mm即為發(fā)芽,即完成蘆葦根莖出芽最佳根莖大小培育。
本實施方式步驟一中噴灑水分的目的是保持根莖表面濕潤。
本實施方式在將根莖轉移到塑料盆前確保基質中沒有水分。
本實施方式步驟三中每天噴水的目的是保持基質表面濕潤。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驟一中所述最佳挖取深度為25cm。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二中所述地上部分包括地上莖、嫩梢和葉片部位。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二中從中選取健康的、直徑為6mm的根莖,剪成20cm長的小段。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89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嬰兒手推車車架
- 下一篇:曲臂式升降作業(yè)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