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和電弧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57402.5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533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于灝;王佳;李博;潘宏濤;邱明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5/48 | 分類號: | C21C5/48;C21C5/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鵬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電弧爐 | ||
1.一種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包括固定爐底(4)、旋轉爐底(2)和底部注氣機構,旋轉爐底(2)呈圓形結構,旋轉爐底(2)與固定爐底(4)之間形成圓環形的縫隙氣室(3),旋轉爐底(2)能夠以旋轉爐底(2)的中心線為軸轉動,旋轉爐底(2)的內表面設有爐底攪拌槳(1),氣體能夠依次通過該底部注氣機構和縫隙氣室(3)進入旋轉爐底(2)內的熔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固定爐底(4)在垂直于旋轉爐底(2)的中心線的平面上的投影為圓環形,該圓環形的內徑為該圓環形的外徑的1/4至3/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固定爐底(4)的厚度和旋轉爐底(2)的厚度相同,縫隙氣室(3)的寬度為1mm~30mm,固定爐底(4)的中心線與旋轉爐底(2)的中心線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爐底攪拌槳(1)為沿旋轉爐底(2)的徑向設置的條形凸起,爐底攪拌槳(1)的高度為30mm~300mm,爐底攪拌槳(1)的數量為2個~8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還包括旋轉驅動機構,該旋轉驅動機構含有依次連接的驅動軸(6)、傳動單元和驅動單元(5),驅動軸(6)與旋轉爐底(2)固定連接,驅動軸(6)的中心線與旋轉爐底(2)的中心線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旋轉爐底(2)的中心線沿豎直方向設置,該底部注氣機構含有內套筒(7)和外套筒(8),外套筒(8)套設于內套筒(7)外,內套筒(7)與外套筒(8)之間形成環形空腔,外套筒(8)的上端與固定爐底(4)的下表面密封連接,內套筒(7)的上端與旋轉爐底(2)的下表面密封連接,內套筒(7)的下端和外套筒(8)的下端密封連接,該環形空腔與縫隙氣室(3)的位置相對應,該環形空腔與縫隙氣室(3)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內套筒(7)的中心線和外套筒(8)的中心線均與旋轉爐底(2)的中心線重合,沿豎直方向,內套筒(7)分為上下兩段,內套筒(7)的上段的上端與旋轉爐底(2)固定連接,內套筒(7)的上段的下端與內套筒(7)的下段的上端轉動密封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沿豎直方向,外套筒(8)分為上下兩段,外套筒(8)的上段的上端與固定爐底(4)固定連接,外套筒(8)的上段的下端與外套筒(8)的下段的上端密封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其特征在于,沿外套筒(8)的周向,外套筒(8)的下段設有多個依次排列的注氣通孔(9),外套筒(8)的下段外套設有環形的注氣通道(10),該注氣通道(10)與注氣通孔(9)連通。
10.一種電弧爐,其特征在于,該電弧爐包括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旋轉式電弧爐爐底,該電弧爐還包括爐壁(11),爐壁(11)位于固定爐底(4)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740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