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氟廢液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57203.4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26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段曉軍;孫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東沿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5/06 | 分類號: | C01B35/06;C01B33/10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張文宣;劉錦霞 |
| 地址: | 3345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液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氟廢液處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驟實施:S1預處理;S2脫硅處理:將硼酸溶液與氟廢液反應得到混濁液A;將混濁液A進行抽濾和洗滌,陳化濾液,得到上清液與下濁液;將下濁液返回抽濾并循環洗滌濾渣,得到濾液A;S3制備氟硼酸鉀:將濾液A與氫氧化鉀溶液攪拌,并調節PH至5?7,經反應,得到混濁液B;抽濾并洗滌混濁液B后,得到的濾渣進行離心,烘干后得到氟硼酸鉀。本發明充分回收利用氟廢液,進而緩解環保壓力、降低處理氟廢液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廢水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的技術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氟廢液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玻璃制品生產商多采用工業氫氟酸對生產的玻璃表面進行清洗處理,清洗后的氟廢液必須經過中和處理才可以排出,或者將氟廢液出售給氟化企業進行回收利用。
目前,由于生產商每月產生的氟廢液量非常大,且氟廢液中的氟化氫含量相對較低,因而不僅對生產商造成巨大的環保壓力,同時還限制了氟廢液的銷售。如不能及時處理氟廢液,必將嚴重制約玻璃制品生產商的產能,不利于玻璃行業的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出一種氟廢液處理方法,其能夠使生產商及時處理工業生成的氟廢液,并充分回收利用氟廢液,進而緩解環保壓力,且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進而促進玻璃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氟廢液處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驟實施:
S1預處理:檢測氟廢液中氫氟酸及氟硅酸的含量,并根據所述氫氟酸及氟硅酸的含量,將理論量的硼酸溶解至熱水中,得到硼酸溶液;
S2脫硅處理,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S21,趁熱將所述硼酸溶液與所述氟廢液加入到脫硅槽中進行反應,得到混濁液A;
S22,將S21的混濁液A進行抽濾和洗滌,得到濾渣二氧化硅后,陳化濾液,得到上清液與下濁液;
S23,將S22的下濁液返回抽濾并循環洗滌濾渣,得到濾液A;
S3制備氟硼酸鉀,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S31,將所述濾液A與氫氧化鉀溶液加入到中和槽中攪拌,并調節PH至5-7,經反應,得到混濁液B;
S32,抽濾并洗滌所述混濁液B后,得到濾液B并進行沉降,得到上清液與下濁液,將下濁液作進一步抽濾;
S33,將S32得到的濾渣進行離心,烘干后得到氟硼酸鉀。
在本發明較佳的技術方案中,在所述S22中的濾渣二氧化硅與新的氟廢液進行混和并攪拌反應,新的氟廢液按反應式:6HF+SiO2→H2SiF6+2H2O以及S1步驟中測得氫氟酸的含量進行計算,并且二氧化硅過量,將反應液移至壓濾機中進行壓濾,得到的濾液為氟硅酸。
在本發明較佳的技術方案中,S21與S31中反應的反應時長為20~60分鐘。
在本發明較佳的技術方案中,S22中陳化濾液以及S32中沉降的時長為3~5小時。
在本發明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熱水的溫度為60~90℃。
在本發明較佳的技術方案中,S32中的上清液可用于溶解于S1中的硼酸。
在本發明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氫氧化鉀溶液的濃度為30%。
在本發明較佳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烘干的溫度為100℃,時間大于1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東沿藥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西省東沿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72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