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耐高溫耐磨合金襯板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056139.8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502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呂淑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大智匯科技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44 | 分類號: | C22C38/44;C22C38/50;C22C38/04;C22C38/48;C22C33/06;C21D1/18;C21D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70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高溫 耐磨合金襯板 熱塑性樹脂 質(zhì)量百分比 制備 無機礦物質(zhì) 耐磨性 成分余量 抗沖擊性 熔體流動 使用壽命 潤滑劑 襯板 斗齒 合金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耐高溫耐磨合金襯板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合金包括主要成分和輔助成分余量為鐵和雜質(zhì),所述主要成分按照質(zhì)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鉬0.1?0.3%、鈦0.5?0.8%、鎳1?3%、釔0.2?0.4%、鎢0.2?0.4%、錳1?1.5%、鑭0.1~0.3%、鉻0.1?0.8%和鈮0.4%?1.2%;其中錳、鑭、鉻和鈮總共為1.6~2.2%;輔助成分按照質(zhì)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熱塑性樹脂5%?10%,潤滑劑1?3%,無機礦物質(zhì)1?3%,所述熱塑性樹脂的熔體流動速率為60g/min。本發(fā)明提高襯板的耐高溫、耐磨性以及抗沖擊性,從而延長斗齒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金屬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耐高溫耐磨合金襯板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襯板材料經(jīng)過30多年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高猛鋼、普通白口鑄鋼、鎳硬鑄鐵、高鉻白口鐵到改性高錳鋼和各種淬火回火工藝的中低合金鋼的發(fā)展階段。目前國內(nèi)的實際應用中,依然是高錳鋼一統(tǒng)天下,幾種主流材質(zhì)中,高錳鋼韌性好,但是耐磨性和耐腐蝕性還不理想;高鉻鑄鐵耐磨性好,但韌性又差;中低合金鋼脆性和耐腐蝕性都不達標。需要從原材料、工藝等方面研究開發(fā)綜合性能更加優(yōu)異的襯板材料,以提高生產(chǎn)效率,減少磨損,降低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耐高溫耐磨合金襯板及其制備方法,提高襯板的耐高溫、耐磨性以及抗沖擊性,從而延長斗齒的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耐高溫耐磨合金襯板,所述合金包括主要成分和輔助成分余量為鐵和雜質(zhì),所述主要成分按照質(zhì)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鉬0.1-0.3%、鈦0.5-0.8%、鎳1-3%、釔0.2-0.4%、鎢0.2-0.4%、錳1-1.5%、鑭0.1~0.3%、鉻0.1-0.8%和鈮0.4%-1.2%;其中錳、鑭、鉻和鈮總共為1.6~2.2%;輔助成分按照質(zhì)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熱塑性樹脂5%-10%,潤滑劑1-3%,無機礦物質(zhì)1-3%,所述熱塑性樹脂的熔體流動速率為60g/min。
所述的熱塑性樹脂為間規(guī)聚丙烯。
所述潤滑劑為硅酸酯、磷酸酯中的一種。
所述礦物質(zhì)為硅灰石。
耐高溫耐磨合金襯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上述成分的質(zhì)量配比,先將鉬、鈦、鎳、釔、鎢、錳、鑭、鉻和鈮混合后攪拌,攪拌均勻后在真空中頻感應熔煉、澆注鑄錠、碾磨成納米合金粉,同時加入納米鐵水凈化變質(zhì)劑;
2)將制備得到的納米合金粉,與二分之一的熱塑性樹脂,二分之一潤滑劑,二分之一的無機礦物質(zhì),混合,使用攪拌器以40轉(zhuǎn)/分鐘的速度攪拌;
3)攪拌30分鐘后,依次加入二分之一的熱塑性樹脂,二分之一潤滑劑,二分之一的無機礦物質(zhì),加熱溫度至160-180°攪拌20分鐘得到納米合金粉-聚丙烯-無機礦物質(zhì)混合液;
4)熔煉:將上述混合液放入爐底墊有熱石灰的中頻爐內(nèi),熔化;
5)澆注成型:然后出中頻爐;
6)熱處理:將4)進行淬火;工件淬火后,在溫度為220-250℃的條件下回火,然后保溫20-30分鐘,以穩(wěn)定組織;
7)再在300-320℃的回火爐內(nèi)保溫8-9小時后空冷至常溫;
8)噴丸、拋光處理,淬火回火后,進行噴丸處理可以形成表面壓應力層,改變淬火回火處理后的表面拉應力狀態(tài),進行拋光處理,可消除合金鋼表面缺陷而提高其壽命。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大智匯科技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未經(jīng)青島海大智匯科技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6139.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