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計算機機箱減震固定螺絲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55746.2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05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榮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康普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35/04 | 分類號: | F16B35/04;F16F1/3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趙小安 |
| 地址: | 400000 重慶市江津區德感工業***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計算機 機箱 減震 固定 螺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計算機機箱減震固定螺絲,屬于計算機硬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計算機機箱內的集成電路在運行時會產生較多熱量,為了使熱量快速排出,故在機箱內通常設有散熱風扇。由于散熱風扇在工作時會產生震動,目前散熱風扇較常見的安裝方式是利用剛性的螺釘與風扇架固定連接,并在風扇與風扇架之間套設橡膠墊圈。通過螺釘和橡膠墊圈配合,可以對散熱風扇起到固定和減震的效果。然而,上述安裝方式由于采用橡膠墊圈進行減震,而橡膠墊圈的形變量相對較小,因而使得減震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計算機機箱減震固定螺絲,其結構簡單合理,減震效果較好。
本發明所述的計算機機箱減震固定螺絲,包括一體化固定連接的螺帽部和螺柱部,螺柱部的外壁設置有螺紋段,螺帽部和螺柱部均采用塑料制成,螺帽部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勻布設有若干第一減震臂,第一減震臂的端部設置有第一接觸部,螺柱部的上端外壁沿周向均勻布設有若干與第一減震臂一一對應的第二減震臂,第二減震臂的端部設置有與第一接觸部相抵配合的第二接觸部,第一減震臂與第二減震臂之間形成有減震空間。
進一步地,所述螺紋段由對應配合的正旋螺紋和反旋螺紋配合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減震臂的數量設置為四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減震臂與第一接觸部的夾角為鈍角,第二減震臂與第二接觸部的夾角為直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計算機機箱減震固定螺絲,通過在螺帽部的下端設置第一減震臂,第一減震臂的端部設置第一接觸部,在螺柱部的上端設置第二減震臂,第二減震臂的端部設置第二接觸部,第一減震臂與第二減震臂之間形成減震空間,當借助本發明將散熱風扇安裝至計算機機箱內部的風扇架時,螺帽部與螺柱部會受到散熱風扇及風扇架的軸向作用力,使得第一減震臂與第二減震臂會產生相互擠壓作用,致使減震空間發生彈性變化,從而起到減震的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彈性形變量更大,減震效果更好。本發明結構設置簡單合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仰視圖。
圖1-2中:1、螺帽部 2、螺柱部 3、螺紋段 4、第一減震臂 4.1、第一接觸部 5、第二減震臂 5.1、第二接觸部 6、減震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
如圖1-2所示,所述計算機機箱減震固定螺絲,包括一體化固定連接的螺帽部1和螺柱部2,螺柱部2的外壁設置有螺紋段3,螺帽部1和螺柱部2均采用塑料制成,螺帽部1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勻布設有若干第一減震臂4,第一減震臂4的端部設置有第一接觸部4.1,螺柱部2的上端外壁沿周向均勻布設有若干與第一減震臂4一一對應的第二減震臂5,第二減震臂5的端部設置有與第一接觸部4.1相抵配合的第二接觸部5.1,第一減震臂4與第二減震臂5之間形成有減震空間6。
本發明所述的計算機機箱減震固定螺絲,通過在螺帽部的下端設置第一減震臂4,第一減震臂4的端部設置第一接觸部4.1,在螺柱部的上端設置第二減震臂5,第二減震臂5的端部設置第二接觸部5.1,第一減震臂4與第二減震臂5之間形成減震空間,當借助本發明將散熱風扇安裝至計算機機箱內部的風扇架時,螺帽部與螺柱部會受到散熱風扇及風扇架的軸向作用力,使得第一減震臂4與第二減震臂5會產生相互擠壓作用,致使減震空間發生彈性變化,從而起到減震的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彈性形變量更大,減震效果更好。
本實施例中,所述螺紋段3由對應配合的正旋螺紋和反旋螺紋配合組成,當本發明安裝至風扇架時,可以同時配合使用正旋螺母和反旋螺母,以構成唐氏螺紋結構,起到了防松效果;所述第一減震臂4的數量設置為四個,使得工作性能更為穩定可靠;所述第一減震臂4與第一接觸部4.1的夾角為鈍角,第二減震臂5與第二接觸部5.1的夾角為直角,使得減震效果更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康普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康普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57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