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燒結礦連續冷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54674.X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025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魏振東;王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焦耐(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F22B1/18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6023 遼寧省大連***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燒結 連續 冷卻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燒結礦連續冷卻系統,包括帶冷式燒結礦冷卻系統和豎爐式燒結礦冷卻系統;帶冷式燒結礦冷卻系統由帶冷式高溫熱礦連續輸送機、風冷系統和余熱回收裝置組成;豎爐式燒結礦冷卻系統包括豎式冷卻爐、循環風道、循環風機、余熱鍋爐及發電機組;帶冷式高溫熱礦連續輸送機設置在抽風帶式燒結機與豎式冷卻爐之間,帶冷式高溫熱礦連續輸送機尾部卸料端設分料器,分料器設有2個出料溜槽,其中一個出料溜槽的出料口位于豎式冷卻爐進料口的正上方,另一個出料溜槽的出料口位于冷礦輸送機的正上方;2個出料溜槽的上方設翻板閥。本發明2套冷卻系統共用帶冷式高溫熱礦連續輸送機,并可在2種工作模式間切換;提高了設備作業率,節省了工程投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燒結礦冷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燒結礦連續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早期,熱燒結礦的冷卻一般采用鼓風式環冷或帶冷工藝(如申請號為201220201970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低排放燒結礦冷卻系統”、申請號為200710061470.9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熟料生產用全密封循環冷卻機”),由于鼓風式環冷或帶冷工藝的熱回收效率及環保水平相對較低,后期出現了相對先進的豎爐式燒結礦冷卻系統(如申請號為201510625883.X的中國專利公開的“燒結礦顯熱回收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目前燒結礦生產企業常采用將豎爐式燒結礦冷卻系統作為燒結礦冷卻的主體工藝系統,以鼓風式環冷或帶冷系統作為備用系統的方式。
申請號為201310127743.0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爐式冷卻燒結礦余熱高效回收的礦料系統”,其在燒結機出礦端的單輥破碎機下方設取料閥,取料閥設置于環冷系統下料溜槽和爐式冷卻系統取料溜槽上端的連接處,取料閥可在環冷系統下料溜槽和爐式冷卻系統取料溜槽之間切換;兩種冷卻系統互為備用,提高燒結礦冷卻系統運轉率。
申請號為201610051600.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溫燒結礦取料方法及其取料裝置”,在熱礦儲倉的底部和側壁分別設置取料溜槽和受料溜槽,高溫燒結礦料優先滑入取料溜槽,借助受料溜槽與取料溜槽的入口高度差,通過插入或拔出取料溜槽末端的針形插板閥,控制高溫礦料在環冷機與豎式冷卻機之間即時切換。
申請號為201320185417.0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溫燒結礦轉運裝置”,單輥破碎機的下方有翻板閥,翻板閥的底部設置于環冷/帶冷系統下料溜槽和爐式冷卻系統下料溜槽的連接處,翻板閥可在環冷/帶冷系統下料溜槽和爐式冷卻系統下料溜槽之間切換。
上述技術方案雖然都實現了提高燒結機運轉率和保證燒結礦連續穩定生產的目的,但是環冷/帶冷系統只有在爐式冷卻系統故障或年修時才會啟用,年作業率僅約為7%左右,設備冷態閑置時間過長,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燒結礦連續冷卻系統,配置帶式和豎爐式2套燒結礦冷卻系統,2套系統共用帶式燒結礦冷卻系統中的帶冷式高溫熱礦連續輸送機,并可在2種工作模式間切換;提高了設備作業率,節省了工程投資,實現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燒結礦連續冷卻系統,包括帶冷式燒結礦冷卻系統和豎爐式燒結礦冷卻系統;所述帶冷式燒結礦冷卻系統由帶冷式高溫熱礦連續輸送機、風冷系統和余熱回收裝置組成;所述豎爐式燒結礦冷卻系統包括豎式冷卻爐、循環風道、循環風機、余熱鍋爐及發電機組;帶冷式高溫熱礦連續輸送機設置在抽風帶式燒結機與豎式冷卻爐之間,帶冷式高溫熱礦連續輸送機尾部卸料端設分料器,分料器設有2個出料溜槽,其中一個出料溜槽的出料口位于豎式冷卻爐頂部進料口的正上方,另一個出料溜槽的出料口位于冷礦輸送機的正上方;2個出料溜槽的上方設翻板閥。
所述豎式冷卻爐的高溫氣體出口通過循環風道連接余熱鍋爐的高溫氣體入口,余熱鍋爐的蒸汽出口連接汽輪機的蒸汽入口,汽輪機另外連接發電機;余熱鍋爐的氣體出口連接豎式冷卻爐的循環冷卻風入口;循環風道上還設有除塵裝置和循環風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焦耐(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焦耐(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467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