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蒸發機組循環水余熱回收裝置及余熱回收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53393.2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71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凌佩武;葉龍翔;趙澤鋒;郝琦;梁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科晟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0/06 | 分類號: | F25B30/06;F25B41/00;F25B49/04;F22D1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發 機組 循環 余熱 回收 裝置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蒸發機組循環水余熱回收裝置及余熱回收工藝,包括多效降膜蒸發器,多效降膜蒸發器的蒸汽冷凝水作為驅動熱源進入吸收式熱泵,循環熱水池的循環熱水通過管道進入吸收式熱泵,管道上設有循環熱水泵,吸收式熱泵的循環冷水通過循環冷水出水管進入循環冷水池,循環冷水池的循環冷水通過循環冷水管道進入水冷器,循環冷水管道上設有循環冷水泵,水冷器的循環回水通過循環熱水管進入循環熱水池,原液通過原液進液口進入吸收式熱泵,吸收式熱泵通過原液管與多效降膜蒸發器連接,多效降膜蒸發器通過氣體管道與水冷器連接。本發明具有有效減少水資源蒸發浪費,提高蒸發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有效減少水資源蒸發浪費,提高蒸發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蒸發機組循環水余熱回收裝置及余熱回收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的蒸發機組循環水是采用冷卻水塔進行降溫,將循環水中的熱量直接排放至大氣中,造成了熱量浪費,因為降溫造成大量的循環水蒸發,即浪費熱源,又造成水資源浪費,而且在夏季氣溫較高,降溫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熱量浪費,水資源浪費,降溫效果受環境氣溫影響較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有效減少水資源蒸發浪費,提高蒸發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蒸發機組循環水余熱回收裝置及余熱回收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蒸發機組循環水余熱回收裝置,包括多效降膜蒸發器,多效降膜蒸發器的蒸汽冷凝水作為驅動熱源進入吸收式熱泵,循環熱水池的循環熱水通過管道進入吸收式熱泵,管道上設有循環熱水泵,吸收式熱泵的循環冷水通過循環冷水出水管進入循環冷水池,循環冷水池的循環冷水通過循環冷水管道進入水冷器,循環冷水管道上設有循環冷水泵,水冷器的循環回水通過循環熱水管進入循環熱水池,原液通過原液進液口進入吸收式熱泵,吸收式熱泵通過原液管與多效降膜蒸發器連接,多效降膜蒸發器通過氣體管道與水冷器連接。
吸收式熱泵,利用少量蒸汽冷凝水的余熱作為驅動熱源,吸收循環水的余熱,對蒸發原液進行加熱升溫;多效降膜蒸發器,利用蒸汽的熱量將蒸發原液中的水份蒸發,進行提純,達到生產要求;水冷器,用循環冷水對多效降膜蒸發器產生的二次汽進行冷卻、降溫,保證多效降膜蒸發器的真空度。
蒸發原液和循環熱水分別進入吸收式熱泵,吸收式熱泵以多效降膜蒸發器蒸汽冷凝水(130-140℃)做為驅動熱源,將循環熱水的低品位熱量吸收轉化為高品位熱量,將蒸發原液溫度提升10-20℃,加熱后的蒸發原液進入多效降膜蒸發器內進行蒸發提純;循環熱水被熱泵吸收熱量,溫度降低后進入循環冷水池,由循環冷水泵輸送至水冷器,對多效降膜蒸發器機組產生的二次汽進行直接冷卻,吸收熱量后進入熱水池循環使用,蒸汽冷凝水在做功后返回鍋爐再利用。
作為優選,多效降膜蒸發器的蒸汽冷凝水出水管上設有溫度檢測器,吸收式熱泵的蒸汽冷凝水進水管上設有冷凝水流量控制器,溫度檢測器與冷凝水流量控制器通過杠桿連接。
溫度檢測器上端設有溫度感應銅環,溫度感應銅環包括通過上半圓形銅片、下半圓形銅片和與下半圓形銅片連接的橢圓球,橢圓球內部設有若干條可上下伸縮的螺旋狀的溫度感應銅絲,橢圓球下部與杠桿連接,上半圓形銅片、下半圓形銅片通過銷釘固定包裹在多效降膜蒸發器的蒸汽冷凝水出水管上。
作為優選,冷凝水流量控制器包括收緊器,收緊器上端設有固定橫桿,收緊器下端設有中空的控制盒,控制盒上端開口,收緊器的控制桿可沿控制盒上端上下移動;控制盒內部設有與收緊器的控制桿連接的圓形的控制片,控制盒與管道連接,控制片可插入管道中。
作為優選,收緊器包括上連接桿、下連接桿和連接套,上連接桿、下連接桿的外表面分別為方向相反的螺紋,連接套分別和上連接桿、下連接桿螺紋連接。
一種蒸發機組循環水余熱回收裝置的余熱回收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科晟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科晟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33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