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側入式背光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52351.7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17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易鋅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巨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鄭學偉,丘杰昌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入式 背光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現有市場上的液晶顯示裝置大部分為背光型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殼體、設于殼體內的液晶面板及設于殼體內的背光模組。傳統的液晶面板的結構是由一彩色濾光片基板、一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以及一配置于兩基板間的液晶層所構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在兩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驅動電壓來控制液晶層的液晶分子的旋轉,將背光模組的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發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組提供的光源來正常顯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組成為液晶顯示裝置的關鍵組件之一。
背光模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側入式背光模組與直下式背光模組兩種。直下式背光模組是將發光光源例如陰極螢光燈管或發光二極管設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給液晶面板。而側入式背光模組是將光源組件LED燈條設于液晶面板側后方的背板邊緣處,LED燈條發出的光線從導光板一側的入光面進入導光板,經反射和擴散后從導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經由光學膜片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給液晶面板。
由于現在人們對液晶顯示裝所顯示的畫面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可通過改善背光單元中光源的色度,來提升畫面的色彩飽和度,現有技術通常是通過在光源與導光板之間設置量子條,但是由于量子條采用玻璃封裝,在裝入背光模組時容易破損,且還需要針對量子條設置專門的固定架,導致結構復雜,體積增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側入式背光模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連接所述底板的側板,所述底板與側板圍成一容置空間;
導光板,所述導光板設于所述容置空間內,其一側壁為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上下邊緣分別凸出形成有固定部;
光源組件,所述光源組件設于所述容置空間內,并安裝于與所述入光面相對的一所述側板上;
量子點光學膜片,所述量子點光學膜片設于所述入光面和光源組件之間,并粘貼于兩所述固定部上。
優選地,所述入光面設有多個第一弧形槽和多個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相互垂直相交。
優選地,所述導光板的上表面為出光面,所述多個第一弧形槽相互連接,且第一弧形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出光面。
優選地,所述多個第二弧形槽相互間隔,且第二弧形槽沿所述入光面的長度方向延伸。
優選地,還包括設于所述導光板與底板之間的反射片、以及設置于所述導光板上方的光學膜片組。
優選地,還包括設于背板上的膠框,所述膠框包括由四個側邊框圍成的框體、以及有所述框體上端向內延伸形成的凸緣部,所述凸緣部至少部分覆蓋在所述光學膜片組上表面的邊緣。
優選地,所述凸緣部面向所述光學膜片組的一面設置有用于對所述光學膜片組進行限位的定位部。
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將量子點光學膜片直接粘貼固定在導光板的固定部上,省去了現有技術中用于安裝量子條的固定架,有利于減小背光模組的邊框寬度,實現顯示產品的窄邊框化,同時結構更加簡單,組裝更加方便,且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側入式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側入式背光模組的導光板的入光面局部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巨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巨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235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視頻局部縮放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兩電源智能監控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