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泛塞封的前換密封填料柱塞泵頭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51416.6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23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樂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直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16 | 分類號: | F04B53/16;F04B5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填料組件 密封圈 泵頭殼體 密封填料 柱塞泵頭 泵頭 更換密封 勞動效率 輸送介質 維修操作 整體拆卸 整體更換 改進型 磨損量 前開口 柱塞泵 前蓋 前置 拆卸 開口 維修 污染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泛塞封的前換密封填料柱塞泵頭,其特征前開口的泵頭殼體、填料組件、改進型泛塞密封圈、前蓋等。針對現有的柱塞泵在更換密封填料時需將泵頭整體拆卸所造成的操作不方便問題,發明了前置開口的泵頭殼體及填料組件,實現填料組件從泵頭前方拆卸,整體更換和維修,大大簡化了維修操作,提高了勞動效率;且使用了泛塞密封圈作為填料,降低了摩擦力,提高了可靠性,減少磨損量,減輕了對輸送介質的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的一種采用泛塞封的前換密封填料柱塞泵頭,具 體地,涉及一種新型的柱塞式計量泵、高壓循環泵、打壓泵泵頭。
背景技術
現有柱塞泵泵頭設計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柔性石墨、含石墨盤根等填料 用于柱塞與高壓腔之間的密封?,F有技術的產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現有的柱塞泵設計,柱塞與密封圈從同一側裝入泵頭,泵頭殼體柱塞 孔為盲孔,在前端無開口,如果需要更換密封填料,需將泵頭整體拆 卸,同時需要拆卸上下單向閥所連接的管路、泄漏引流和沖洗管路, 拆卸工作量大,耗時長,操作不方便;
2、很多高壓柱塞泵的柱塞采用陶瓷材料,在拆卸過程中容易導致柱塞折 斷;對于金屬柱塞,也容易產生表面劃傷,或因安裝彎矩較大而折彎, 影響使用,提高運行成本;
3、大多數采用較長的“□”矩形截面柔性石墨、石墨盤根類及“>”錐形 截面聚四氟乙烯填料,靠采用壓緊螺母對密封填料的預緊保證柱塞動 密封。這種設計,由于壓緊螺母對填料預緊力較大,導致填料與柱塞 之間摩擦力大,進而造成耗能高、填料和柱塞磨損量大,而且磨損碎 屑物會污染傳輸介質。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研究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采用泛塞封的前換密封填料柱塞泵頭,以 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運行維護困難、耗能高、及對介質污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一種采用泛塞封的前換密封填料柱塞泵頭,主要包括在前部開口 的泵頭殼體、前蓋板及填料組件所組成。本發明的主要特征是:
(1)密封填料與填料套筒組成填料組件,從泵頭的前方,即柱塞桿插入的反 側安裝,以避免在更換密封填料時拆卸泵頭、上下單向閥所連接的管路;
(2)使用泛塞密封圈作為填料,以降低了摩擦阻力,減少柱塞和密封填料磨 損、及傳送介質的污染。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泵頭的前方,即柱塞插入的反側開口(如圖1所示), 改變密封填料安裝位置,從原來的從柱塞插入側安裝,變為從前端安裝;泵頭 殼體前端的開口采用前蓋密封,前蓋可采用法蘭式安裝,也可以采用螺紋塞方 式安裝,采用O型密封圈進行密封。
進一步改進在于,將柱塞密封填料做成組件,在拆卸掉前蓋后,可從泵頭 前端整體抽出,這種填料組件非常便于更換操作,新的或翻新的填料組件可作 為備件直接使用,操作員熟練后可在5分鐘更換一臺泵的密封填料,大大減少 了更換密封圈在現場所使用的時間。更換下來的填料組件中填料和墊片可重復 使用,更換其外部的O型密封圈和填料,即可翻新成為可用填料組件。填料組 件翻新工作可在辦公室進行,工作量小可在閑暇時間進行,大大改善了操作人 員的工作條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改進在于,本發明采用泛塞密封圈作為柱塞動密封填料。填料數量 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可為1個或者多個,填料之間采用金屬墊片支撐。這種 方式與傳統的“□”矩形截面柔性石墨、石墨盤根類及“>”錐形截面聚四氟乙烯 填料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主要是摩擦阻力大大減小,能耗降低;磨損量減少, 對所輸送的介質污染減少;同時,泛塞密封圈為自增力密封圈,不需要經常對 填料進行預緊,提高了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直樹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直樹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14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