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50009.3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33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于明利;孫愛華;儲成義;陳濤;許高杰;晏育剛;傅黎麗;陸祥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7/16 | 分類號: | C08J7/16;C08F271/02;C08F220/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劉誠午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電 高分子 聚合物 結構 粒子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第一單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蒸餾水混合,經超聲得到澄清的膠束溶液;加入第一引發劑,攪拌反應得到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乳液,經分離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所述第一單體為甲基丙烯酸甲酯單體;
(2)取(1)中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與去離子水混合,超聲至混合均勻,配制得到濃度為0.5~10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膠體溶液;
(3)在20~50℃下,向步驟(2)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膠體溶液中加入表面改性劑,攪拌10~20h后,加入第二單體,在0~10℃下繼續攪拌3~10h后,加入第二引發劑和鹽酸,在20~50℃下反應10~24h后經分離即可得到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
所述第二單體為苯胺單體、吡咯單體或二者的混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得膠束溶液中第一單體的濃度為10~50g/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濃度為1~50g/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為10000、24000、45000或580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超聲過程中,超聲強度為20kHz~2.4MHz;超聲時間為10min~10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發劑為過硫酸鉀、過硫酸銨、偶氮二異丁腈或偶氮二異丁基脒鹽酸鹽;體系中第一引發劑的濃度為0.5~10g/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粒徑為50nm~250n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超聲過程的溫度為20~70℃;超聲強度為20kHz~2.4MHz;超聲時間為2~10h。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表面改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或十八烷基硫酸鈉;體系中表面改性劑的濃度為5~20g/L。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體系中第二單體的濃度為0.5~20g/L。
10.一種導電高分子包覆聚合物微球的核殼結構粒子,其特征在于,由權利要求1~9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制備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5000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止大型高溫合金鑄件變形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衣架的修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