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接收膠囊式內窺鏡信號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49634.6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529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鄔墨家;陳容睿;王春;劉欣;楊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金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4 | 分類號: | A61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區回興***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收 膠囊 內窺鏡 信號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接收膠囊式內窺鏡信號的方法、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比較不同天線單元的信號強度,并通過TOA選擇模塊確定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通過天線切換器切換至所述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并接收所述目標信號。由此能夠及時確定信號強度較好的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保證了接收到的膠囊式內窺鏡信號的強度和準確度;同時,避免了頻繁切換天線單元而產生的時延,也提高了膠囊式內窺鏡信號解調的精度。相應的,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接收膠囊式內窺鏡信號的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也同樣具有上述技術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接收膠囊式內窺鏡信號的方法、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微電子技術與醫療器械的結合研發,為人類的疾病預防和醫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中,對腸胃疾病而言,膠囊式內窺鏡系統的研發極大的便利了人們對腸胃異常情況的監測。
膠囊式內窺鏡系統包括膠囊式內窺鏡和圖像記錄儀。患者口服膠囊式內窺鏡后,膠囊式內窺鏡在體內采集圖像信息,經過相應處理轉換為相應的射頻信號,而后將該射頻信號發送出去;置于體外的圖像記錄儀通過天線陣接收上述射頻信號,將其還原成圖像信息并存儲。其中,膠囊式內窺鏡每次向圖像記錄儀傳輸圖像時,會先發送一段前導碼,通知圖像記錄儀通信即將開始,進而傳輸相應的數據幀;圖像記錄儀接收到前導碼后識別該前導碼,并做好接收準備。
但是,人體對射頻信號的衰減作用非常大,膠囊式內窺鏡在體內,圖像記錄儀在人體外可能會出現一些信號較弱的情況。由于圖像記錄儀的天線陣包括多個天線單元,每個天線單元對應一個傳輸通道;因而圖像記錄儀在接收射頻信號時,并沒有指定某一天線單元對信號進行接收,而是循環切換天線單元,直到某一天線單元能夠接收到完整圖像,并且持續由該天線單元進行接收,直到無法再完整接收圖像。并且,天線單元的切換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隙,也就是說如果天線陣有N個天線單元,天線單元間切換的時間間隙為S,那么圖像記錄儀天線單元切換最小的時延為S,最大的時延則為(N-1)*S。除此之外,由于多徑效應的存在,圖像記錄儀在解調信號時,會被來自不同路徑的多徑信號干擾,從而影響解調精度。所以接收信號期間可能存在較長的真空期,圖像記錄儀無法接收到圖像信息。
因此,如何減小膠囊式內窺鏡系統中的圖像記錄儀接收信號的延時,提高接收到的信號的準確度以及解調的精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收膠囊式內窺鏡信號的方法、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以實現減小膠囊式內窺鏡系統中的圖像記錄儀接收信號的延時,提高接收到的信號的準確度以及解調的精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接收膠囊式內窺鏡信號的方法,包括:
比較不同天線單元的信號強度,并通過TOA選擇模塊確定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
通過天線切換器切換至所述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并接收所述目標信號。
其中,所述比較不同天線單元的信號強度,并通過TOA選擇模塊確定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之前,還包括:
掃描所有天線單元,并存儲每個天線單元的信號強度。
其中,所述比較不同天線單元的信號強度,并通過TOA選擇模塊確定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包括:
比較不同天線單元的信號強度,并通過TOA選擇模塊確定信號強度最高的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
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當前接收信號的天線單元無法完整接收一幀圖像,則執行所述比較不同天線單元的信號強度,并通過TOA選擇模塊確定目標信號對應的天線單元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金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金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96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