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養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49451.4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47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郭曦;余滿江;趙幫泰;梅林森;鄧佳;張勍;周彥君;應靖;曾祥平;劉麗;范春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7/04 | 分類號: | A01K6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華智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10066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養蠶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養蠶設備,涉及養殖技術領域。該智能養蠶設備包括蠶房和循環機構,蠶房內具有容置腔,容置腔內設置有多個蠶架,每個蠶架上均設置有蠶臺,循環機構設置于容置腔內并與多個蠶架連接,多個蠶架相對于循環機構對稱設置,循環機構可帶動蠶架和蠶臺繞循環機構的中心轉動,蠶房的一側開設有工作窗口,工作窗口將容置腔與外界連通,蠶臺可通過工作窗口可選擇性地出入容置腔,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養蠶設備,能夠實現智能化養蠶,很好地做到定量給桑,定時消毒,確保養蠶過程中的合理性,大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以及生產成本,同時還提高養蠶的效率以及蠶種和蠶絲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智能養蠶設備。
背景技術
蠶,是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并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蠶絲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對蠶絲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促使養蠶業從小養蠶戶向產業化結構方向發展。
目前規模養蠶則要求人們將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應用到養蠶的過程中來,從而確保養蠶的科學性、合理性,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對整個生產過程的監控和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養蠶設備,能夠實現智能化養蠶,很好地做到定量給桑,定時消毒,確保養蠶過程中的合理性,大大地降低了能源消耗以及生產成本,同時還提高養蠶的效率以及蠶種和蠶絲的質量。
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養蠶設備,包括蠶房和循環機構,所述蠶房內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多個蠶架,每個所述蠶架上均設置有蠶臺,所述循環機構設置于所述容置腔內并與多個所述蠶架連接,多個所述蠶架相對于所述循環機構對稱設置,所述循環機構可帶動所述蠶架和所述蠶臺繞所述循環機構的中心轉動,所述蠶房的一側開設有工作窗口,所述工作窗口將所述容置腔與外界連通,所述蠶臺可通過所述工作窗口可選擇性地出入所述容置腔。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循環機構包括驅動組件和多個傳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與所述蠶房連接,所述驅動組件與多個所述傳動組件連接,多個所述傳動組件與多個所述蠶架一一對應連接,所述驅動組件用于驅動多個所述傳動組件帶動多個所述蠶架繞所述驅動組件的中心轉動。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桿與第二桿,所述第一桿的一端與所述驅動組件鉸接,所述第一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桿的一端均鉸接于所述蠶架,所述第二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驅動組件鉸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器、主動軸、主動輪、從動輪和連接件,所述主動輪與所述從動輪與所述蠶房連接,所述主動輪與所述從動輪通過所述連接件配合連接,多個所述傳動組件均與所述連接件連接,所述驅動器與所述主動軸連接,所述主動輪套設于所述主動軸上,所述驅動器驅動所述主動軸帶動所述主動輪轉動。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智能養蠶設備還包括給桑機構,所述給桑機構具有出桑口,所述給桑機構與所述蠶房靠近所述工作窗口的一側連接,所述蠶臺可通過所述工作窗口移動至所述出桑口處,便于所述給桑機構給桑。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給桑機構包括儲桑箱和給桑組件,所述儲桑箱與所述蠶房連接,所述出桑口設置于所述儲桑箱靠近所述工作窗口的一端,所述給桑組件與所述儲桑箱連接并設置于所述出桑口處。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智能養蠶設備還包括消毒撒粉機構,所述消毒撒粉機構設置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消毒撒粉機構包括儲料箱、送料組件以及撒粉組件,所述儲料箱設置有出料口,所述送料組件包括送料管、送料軸與送料葉片,所述送料軸與所述送料葉片均設置于所述送料管內,所述送料葉片與所述送料軸固定連接,所述送料葉片套設于所述送料軸外,所述送料軸可繞自身回轉中心轉動,所述儲料箱通過所述出料口與所述送料管內部連通,所述撒粉組件與所述送料管內部連通,所述送料組件與所述撒粉組件均與所述蠶房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未經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94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適于煙蚜繭蜂繁殖的蚜蟲飼養方法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莖魷魚多列釣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