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報文轉發方法和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711048045.6 | 申請日: | 2017-10-31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93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發明(設計)人: | 陽進;周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L12/947 | 分類號: | H04L12/947;H04L12/935;H04L12/937;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陳蕾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報文 轉發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報文轉發方法和裝置。在本申請中,PE之間相互堆疊形成堆疊系統,當PE接收第一報文(來自CB的報文)時,依據所述第一報文攜帶的以太轉發通道標識符ECID確定所述ECID關聯的級聯EPORT;若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為本地級聯口,則通過本地級聯口轉發所述第一報文;若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屬于所述堆疊系統中其他PE上的級聯口,則通過本PE至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所屬PE的路徑所連接的堆疊口轉發所述第一報文,實現PE之間堆疊形成的堆疊系統參與報文的轉發。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網絡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報文轉發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802.1BR定義了具有端口擴展能力的交換機由一個(組)控制橋(CB:ControllingBridge)樹形連接多個端口擴展橋(PE:Port Extender)組成。
PE為CB提供了端口數量以及端口接入能力的擴展,通過上行口(Upstream Port)連接上級PE或者CB,通過級聯口(Cascade Port)連接下級PE。CB之間可以級聯,CB對PE上的端口進行虛端口(vPort)映射管理,通過Cascade Port連接PE。圖1示出了802.1BR定義的交換機結構圖。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報文轉發方法和裝置,以實現PE堆疊參與報文轉發。
具體地,本申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報文轉發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應用于堆疊系統中的端口擴展橋PE,所述堆疊系統為兩個以上PE相互堆疊形成的,該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報文;
依據所述第一報文攜帶的以太轉發通道標識符ECID確定所述ECID關聯的級聯EPORT;
若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為本地級聯口,則通過本地級聯口轉發所述第一報文;
若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屬于所述堆疊系統中其他PE上的級聯口,則通過本PE至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所屬PE的路徑所連接的堆疊口轉發所述第一報文。
一種報文轉發裝置,該裝置應用于堆疊系統中的端口擴展橋PE,所述堆疊系統為兩個以上PE相互堆疊形成的,該裝置包括:
報文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第一報文;
確定單元,用于依據所述第一報文攜帶的以太轉發通道標識符ECID確定所述ECID關聯的級聯EPORT;
轉發單元,用于當所述確定單元確定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為本地級聯口,則通過本地級聯口轉發所述第一報文;當所述確定單元確定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屬于所述堆疊系統中其他PE上的級聯口,則通過本PE至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所屬PE的路徑所連接的堆疊口轉發所述第一報文。
通過本申請的以上技術方案,在本申請中,PE之間相互堆疊形成堆疊系統,當PE接收第一報文(來自CB的報文)時,依據所述第一報文攜帶的以太轉發通道標識符ECID確定所述ECID關聯的級聯EPORT;若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為本地級聯口,則通過本地級聯口轉發所述第一報文;若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屬于所述堆疊系統中其他PE上的級聯口,則通過本PE至所述級聯EPORT綁定的級聯口所屬PE的路徑所連接的堆疊口轉發所述第一報文,實現PE之間堆疊形成的堆疊系統參與報文的轉發。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802.1BR定義的交換機結構圖;
圖2為本申請提供的802.1BR組網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提供的方法流程圖;
圖4為本申請提供的第一實施例實現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80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端口配置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流數據處理中亂序糾正方法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