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冷卻除濕的煙氣消白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47622.X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18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宋秉棠;趙殿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華賽爾傳熱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譽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陳欣 |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氣 換熱器 冷卻水 冷卻 熱媒水 除濕 凈煙 冷卻除濕 降溫段 升溫段 脫硫塔 白煙 原煙 加熱 冷卻水回水管 冷卻水進水管 脫硫工藝系統 煙氣除塵效率 冷卻水單元 閉路循環 工藝系統 煙氣除塵 煙氣脫硫 水汽 過熱度 含濕量 接水盤 噴淋管 除塵 脫硫 粉塵 煙囪 排放 投資 | ||
一種冷卻除濕的煙氣消白系統及方法,涉及煙氣脫硫以及煙氣消白煙工藝系統及方法,包括脫硫塔,降溫段換熱器與升溫段換熱器構成的熱媒水閉路循環,冷卻水進水管、冷卻水噴淋管、接水盤、冷卻水回水管構成的冷卻水單元;原煙經降溫段換熱器,被熱媒水冷卻后進入脫硫塔,脫硫后的煙氣經冷卻水進一步冷卻、除濕、除塵后進入升溫段換熱器,被熱媒水加熱后經煙囪排入大氣;通過冷卻水對凈煙的冷卻實現降低煙氣含濕量、降低煙氣消白熱負荷,提升煙氣除塵效率,通過冷卻水對凈煙的冷卻進一步提升煙氣除塵、除濕效率,利用原煙的熱量加熱凈煙,進一步提高除濕后的煙氣過熱度,實現消除白煙、減少粉塵與水汽的排放,并降低了整個脫硫工藝系統的投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煙氣脫硫應用領域,尤其涉及冷卻除濕的煙氣消白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環境保護部頒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6-2011)的實施,要求燃煤鍋爐煙塵排放標準達到30mg/Nm3,SO2含量按新建與現有電廠區分控制在100mg/m3、200mg/m3,今后重點地區煙塵與SO2排放量控制在20mg/m3、50mg/m3。越來越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迫使燃煤電廠及其他燃煤鍋爐企業需要對煙氣排放系統進行改造,以滿足超凈排放要求。
燃煤鍋爐以煤炭作為能源,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目前,燃煤鍋爐普遍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技術進行煙氣脫硫處理。
然而,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技術脫硫后的煙氣含濕量大,排放過程中,煙氣在與大氣混合擴散過程中溫度降低,煙氣中的水析出,在煙囪周邊形成白霧,俗稱“煙羽”,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煙羽形成對霧霾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目前在上海等地,已經出臺相關政策,要求治理煙羽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主要是在脫硫塔與煙囪之間設置煙氣升溫換熱器,通過提升煙氣溫度來解決煙氣中水氣凝結產生的“煙羽”問題,但效果都不太好,主要是因為:
(1)為避免煙氣中水氣凝結,需要大幅提升煙氣溫度,煙氣升溫換熱器熱負荷巨大;
(2)受熱負荷限制,煙氣升溫換熱器體積龐大,而現有裝置多為原有裝置改造項目,可利用空間有限,無法滿足實際需要;
(3)對煙氣升溫只能解決表象問題,即消除肉眼可見的“白霧”,排放煙氣中所夾帶的水汽并沒有降低,因此并沒有實質性的實現減排,所以對治理霧霾的影響也非常有限。
發明內容
消除白色“煙羽”,核心是減少煙氣中的水汽排放量,同時盡可能提高煙氣中不飽和水蒸氣的過熱度。而結合現有國內裝置的現況,如何降低煙氣升溫換熱器的熱負荷,在現有裝置的場地、構架條件都很苛刻的前提下解決煙氣升溫與水汽減排,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基于上述原因分析,本發明從兩方面入手:
1)減少煙氣中的水汽含量,實質上的實現減排;
2)降低煙氣升溫換熱器的熱負荷,降低煙氣換熱器的外形尺寸與設備重量,滿足現有裝置改造需求。
通過對煙氣降溫,降低煙氣中的含濕量,進而減少煙氣中的水汽含量,同時通過噴淋作用,將煙氣中的灰塵進一步洗滌凈化,減少煙氣排放中的灰塵及污染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排;同時煙氣中的水汽含量降低,在實現同等蒸汽過熱度的前提下,煙氣升溫換熱器的熱負荷大幅降低,進而降低煙氣換熱器的外形尺寸與重量,滿足裝置改造要求。
綜上,本發明具有如下創新性:
1)通過降低脫硫后煙氣溫度,降低脫硫后煙氣含濕量;
2)通過冷卻水降低煙氣溫度,降低煙氣中粉塵、SO2、SO3、NOx含量,實現真正的減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華賽爾傳熱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天津華賽爾傳熱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76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