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傳輸板卡系統中通信處理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46694.2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52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夏淵;陳志;余春平;卜勤練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B10/25;G06F9/5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愛迪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輸 板卡 系統 通信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激光傳輸板通信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光傳輸板卡系統中通信處理方法和裝置。其中方法包括拆分所述第一請求消息,得到第一請求光模塊對象和第一請求內容;在本地請求映射表中查詢與所述第一請求光模塊對象相同,并且能夠構成所述第一請求內容一條或者多條歷史請求消息,并獲取所述一條或者多條歷史請求消息所對應的響應內容;根據獲取的所述響應內容,組合成第一響應消息;發送所述第一響應消息給所述第一請求消息的請求端。本發明的方法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將針對光模塊的訪問或者設置請求直接反饋給光模塊,從而產生的多客戶端情況下發生的等候、排隊等待響應的現象,提高了響應消息生成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激光傳輸板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光傳輸板卡系統中通信處理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光傳輸板卡系統中,用戶會通過網口或者串口接入板卡,通過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寫為:SNMP)或者命令行接口(Command LineInterface,簡寫為:CLI)給網管發送命令來控制光模塊狀態。常見光模塊有摻餌光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pplication Amplifier,簡寫為:EDFA),光功率監控(OpticalChannel Monitor,簡寫為:OCM),光開關(Optical Switch,簡寫為:OSW)。在這種通信模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客戶端(Client)/服務器(Server)通信方式(通常簡稱C/S模式),服務器端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比如光模塊告警狀態上報,光放增益設置,用戶數據庫查詢,FTP升級文件下載等服務,客戶端向服務器請求需要的服務。這種方式的特點是,客戶端向服務器發出請求,并等待服務器應答。
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如下圖1這樣一種場景,當同時有多個客戶端向我們的服務器請求服務時,我們的服務器程序(sshd或者telnetd)會先產生一個本地服務進程cmd,這個本地服務進程會和后臺Server程序cli進行本地通信,訪問本地資源數據,然后回復消息給客戶端。本地cmd進程和cli進程間的通信,即是Linux進程間通信IPC(Inter-processcommunication)原型,Linux提供了多種進程間通信的方式,比如管道,消息,信號量,共享內存,以及Unix domain socket等。
由于存在有多個用戶同時連接到光板卡系統,用戶向網管server發送命令請求,server將命令下發給光模塊,然后等待光模塊的應答,再回復給用戶在這過程中,網管Server和光模塊的之間的通信效率,直接影響了系統的應答效率。網管Server和光模塊之間通常是通過RS232串口連接,這種接口通信方式一般不會很快,所以系統應答效率取決于模塊的響應速度。當有大量數據交互的時候,板卡的應答效率將是一個較大的考驗,而光模塊的設置命令通常響應比較慢,此時系統的效率就會很低,用戶的體驗感受就是發送命令應答很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光傳輸板卡系統中的服務器程序(sshd或者telnetd)會先產生一個本地服務進程cmd,本地服務進程會和后臺Server程序cli進行本地通信,訪問本地資源數據,然后回復消息給客戶端的響應機制,在有大量數據交互的時候,板卡的應答效率將會出現明顯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傳輸板卡系統中通信處理方法,本地存儲有當前所連接的光模塊種類、數量、參數信息、對應編號中的一項或者多項,并且,接收到的歷史請求消息,被拆分成至少包括請求光模塊對象和請求內容兩種元素在本地請求映射表中存儲預設時間,對應響應消息中響應內容則作為第三種元素與所述兩種元素一并存儲;在接收到第一請求消息后,處理方法包括:
拆分所述第一請求消息,得到第一請求光模塊對象和第一請求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66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