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壓雙缸制動鉗總成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44941.5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7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程海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55/228 | 分類號: | F16D55/228;F16D65/14;F16D69/02;C09K3/14;F16D121/04;F16D125/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 地址: | 110044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制動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制動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壓雙缸制動鉗總成。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客戶對汽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客戶對駕駛舒適性與動力經濟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制動鉗作為汽車制動系統的執行元件之一,與制動盤等零部件配合,實現汽車的減速與停車。
現有的MPV車型中,整備質量在1350kg左右,滿載質量在1800kg左右,輪距2750mm左右,車輪為15寸/16寸。隨著人們購買力的不斷提高與對汽車駕駛/乘坐空間增加的要求。需要一款整備質量在1500kg左右,滿載質量在2000kg左右,輪距2856mm左右的車輛。由于考慮到制造成本的要求,車輪基本為15寸。由于整車質量的增加,且車輪的大小限制了制動系統的有效半徑,在MPV車型中在使用單缸制動鉗已不能滿足制動系統增加制動力的需要。
現有技術領域內,汽車制動噪音問題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按SAE J2521-2013《盤式片與鼓式片尖叫噪音矩陳》完成試驗,盤式制動器NAO配方摩擦片大于70dB噪音概率小于3%。底金屬配方摩擦片大于70dB噪音概率小于5%。
現市場上制動鉗用較多的為單缸液壓制動鉗,主要由支架、卡鉗體、活塞、內摩擦片、外摩擦片、密封圈、防塵罩、導向銷等組成。這種制動器,在轎車、微型乘用車上普遍采用,但是,在輕型、微型貨車、客車上幾乎沒有采用,其原因是因為制動力矩不夠。要實現增大制動力矩的目的,必須加大制動半徑,這樣輪輞隨之加大,制動盤也隨之加大。大多數地汽車廠不愿意更改輪輞規格,導致制動器外形與輪輞干涉無法使用。而且,制動半徑加大后,摩擦片地磨損更加加劇和不均勻,導致制動異響、壽命降低等現象發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雙缸制動鉗總成,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便于安裝和實現,同時還可大大降低了摩擦噪聲。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雙缸制動鉗總成,包括帶有兩個液壓腔的鉗體,兩個液壓腔底部連通,內部分別設有活塞;
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通過軛簧連接有內側摩擦片和外側摩擦片,兩摩擦片的摩擦面相對且均與制動盤間隙配合;
在固定架兩側設有銷孔,與銷孔滑動配合的銷軸通過螺栓與鉗體外側的吊耳連接;
在銷孔內設有與銷軸配合的襯套,在鉗體上設有放氣螺絲,在放氣螺絲上設有放氣帽。
進一步的:在鉗體上設有油封圈,和防塵圈,兩腔體底部之間連接有通道,兩個油封圈分別裝配在鉗體的兩個腔體上的矩型槽內,另一端面與活塞的外表面密封配合;在鉗體兩個腔體上的凹槽內分別設置有防塵圈,該防塵圈外端面與活塞的外表面密封配合。
進一步的:在吊耳與固定架之間的銷軸外側設有波紋狀的防塵套。
進一步的:所述的摩擦片由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各組分加工而成:
銅 7-8%
鋼棉 14-16%
酚醛樹脂 10-12%
石墨 15-17%
腰果殼油 13-15%
芳綸 8-10%
硫酸鋇 5%
鈦酸鉀 3%
硅酸鋯 2%
鐵黑 5%
鐵紅 4%
硫化銻 3%
陶瓷纖維 4%。
進一步的:所述的摩擦片由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各組分加工而成:
銅 8%
鋼棉 16%
酚醛樹脂 12%
石墨 17%
腰果殼油 13%
芳綸 8%
硫酸鋇 5%
鈦酸鉀 3%
硅酸鋯 2%
鐵黑 5%
鐵紅 4%
硫化銻 3%
陶瓷纖維 4%。
進一步的:所述的摩擦片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混料:準確稱量各組分物料,投入混料機進行混料,混料環境為真空,混料時長20min;
S2、熱壓成型:將稱量好的原材料倒入熱壓模具中,開始壓制,熱壓設置溫度為160℃,放氣次數5次,單位面積壓力為400kg/cm2,保壓時間為6min;
S3、熱處理:待產品熱壓成型后,將產品放入熱處理箱中進行熱處理,設置溫度160℃,時長8小時;
S4、磨削:將熱處理完的產品取出后按照進行磨削處理;
S5、燒蝕:磨削完成的產品通過自動生產線流轉進入燒蝕機,燒蝕溫度400℃,燒蝕完成后降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未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49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的制動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剎車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