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軸承內件自動化裝配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44331.5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55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6 |
| 發明(設計)人: | 葉霞;姚愛斐;黃超;劉群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C43/00 | 分類號: | F16C4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張文杰 |
| 地址: | 21300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自動化 裝配 生產線 | ||
本發明公開了軸承內件自動化裝配生產線,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底部設有加工平臺,所述加工平臺頂部安裝有支架和模組X,所述支架一側安裝有傳送帶,所述支架側端表面安裝有第一沖壓氣缸,所述第一沖壓氣缸底部安裝有第一沖壓底板,所述第一沖壓底板底部設有夾具,所述模組X位于所述支架的一側,所述模組X頂部安裝有模組Y,所述模組Y頂部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兩端內壁之間安裝有滑竿,本發明生產線的模組X、模組Y、模組Z組成的三維平臺及自動送銷裝置分別與控制系統電連接,采用PC系統自動控制,設計巧妙合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力,并且放銷節奏快,定位準確,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加大了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軸承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軸承內件自動化裝配生產線。
背景技術
目前而言,關于軸承內件的裝配都是由人工進行裝配,人工的操作使得裝配的時間延長,效率低,并且在精準度方面使得誤差不容易控制,因此提供一種軸承內件自動化裝配生產線。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軸承內件的裝配時間長,效率低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軸承內件自動化裝配生產線。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軸承內件自動化裝配生產線,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底部設有加工平臺,所述加工平臺頂部安裝有支架和模組X,所述支架一側安裝有傳送帶,所述支架側端表面安裝有第一沖壓氣缸,所述第一沖壓氣缸底部安裝有第一沖壓底板,所述第一沖壓底板底部設有夾具,所述模組X位于所述支架的一側,所述模組X頂部安裝有模組Y,所述模組Y頂部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兩端內壁之間安裝有滑竿,所述模組Y通過所述滑竿滑動連接有模組Z,所述模組Z一側安裝有第二沖壓氣缸,所述第二沖壓氣缸底部安裝有第二沖壓底板,所述第二沖壓底板下方設有氣動抓手,所述氣動抓手的輸入端連接有步進電機,所述模組Z頂部安裝有送銷裝置支架,所述送銷裝置支架上安裝有送銷裝置,所述送銷裝置一側安裝有電磁振動器,所述送銷裝置另一場安裝有直流電機,所述送銷裝置內部安裝有送料片與毛刷,所述電磁振動器與所述送料片連接,所述直流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毛刷連接。
優選的,所述送銷裝置一側設有氣槍,所述氣槍一側安裝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與所述送料片連接。
優選的,所述直流電機底部安裝有氣缸和光纖傳感器,所述氣缸與所述光纖傳感器位于所述送銷裝置表面下料通孔兩側。
優選的,所述模組Y底部安裝有相機支架,所述相機支架上安裝有相機。
優選的,所述模組X底部放置有第二夾具。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生產線的模組X、模組Y、模組Z組成的三維平臺及自動送銷裝置分別與控制系統電連接,采用PC系統自動控制,設計巧妙合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力,并且放銷節奏快,定位準確,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加大了產量。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軸承內件自動化裝配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軸承內件自動化裝配生產線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加工平臺、2-支架、3-傳送帶、4-第一沖壓氣缸、5-第一沖壓底板、6-第一夾具、7-氣動夾爪、8-第二沖壓底板、9-相機支架、10-第二夾具、11-模組X、12-模組Y、13-滑槽、14-滑竿、15-模組Z、16-第二沖壓氣缸、17-送銷裝置支架、18-送銷裝置、19-電磁振動器、20-送料片、21-直流電機、22-毛刷、23-氣缸、24-光纖傳感器、25-氣槍、26-延伸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理工學院,未經江蘇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43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