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41359.3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900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蔡瑞益;亞力克西·鮑里索維奇·迪亞特金;姬志強;沃爾特·耶格爾;愛德華·巴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環球展覽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F15/00 | 分類號: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美國新***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體 有機電致發光材料 配位 烯基 氨基 烷基 第一配體 六齒配體 亞磺酰基 最大可能 接合 芳烷基 芳氧基 硅烷基 環烷基 環烯基 磺酰基 烷氧基 雜芳基 雜烷基 羧酸基 稠合 芳基 硫基 鹵基 炔基 碳環 異腈 雜環 腈基 膦基 羰基 酰基 酯基 金屬 | ||
本發明涉及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和裝置。其涉及一種具有式I的第一配體LA的化合物:式I,其中:環A為5或6元碳環或雜環;RA和RB各自獨立為單取代到最大可能的取代或無取代;Z1為碳或氮;RA和RB各自獨立選自以下組成的群:氫、氘、鹵基、烷基、環烷基、雜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烯基、環烯基、雜烯基、炔基、芳基、雜芳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腈基、異腈基、硫基、亞磺酰基、磺酰基、膦基和其組合;其中任何兩個取代基任選地接合或稠合為環;X1到X4各自獨立為碳或氮且其中至少一個是氮;配體LA配位到金屬M且M可配位到其它配體;且配體LA任選與其它配體鍵聯構成三、四、五或六齒配體。
本申請要求2017年3月31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第62/479,795號的優先權,其公開內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作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如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的磷光發射體的化合物。更確切地說,本發明涉及具有稠環作為配體的新銥絡合物。
背景技術
出于多種原因,利用有機材料的光電裝置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用于制造所述裝置的許多材料相對較為便宜,因此有機光電裝置具有優于無機裝置的成本優勢的潛力。另外,有機材料的固有性質(例如其柔性)可以使其較適用于特定應用,如在柔性襯底上的制造。有機光電裝置的實例包括有機發光二極管/裝置(OLED)、有機光電晶體管、有機光伏電池和有機光電檢測器。對于OLED,有機材料可以具有優于常規材料的性能優勢。舉例來說,有機發射層發射光的波長通常可以容易地用適當的摻雜劑來調節。
OLED利用有機薄膜,其在電壓施加于裝置上時會發射光。OLED正成為用于如平板顯示器、照明和背光的應用中的日益受關注的技術。美國專利第5,844,363號、第6,303,238號和第5,707,745號中描述若干OLED材料和配置,所述專利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磷光發射分子的一個應用是全色顯示器。針對此類顯示器的行業標準需要適合于發射特定顏色(稱為“飽和”色)的像素。具體來說,這些標準需要飽和紅色、綠色和藍色像素。或者,OLED可經設計以發射白光。在常規液晶顯示器中,使用吸收濾光器過濾來自白色背光的發射以產生紅色、綠色和藍色發射。相同技術也可以用于OLED。白色OLED可以是單EML裝置或堆疊結構。可以使用所屬領域中所熟知的CIE坐標來測量色彩。
綠色發射分子的一個實例是三(2-苯基吡啶)銥,表示為Ir(ppy)3,其具有以下結構:
在這個圖和下文的圖中,我們以直線形式描繪氮與金屬(此處是Ir)的配價鍵。
如本文所用,術語“有機”包括可以用于制造有機光電裝置的聚合材料和小分子有機材料。“小分子”是指并非聚合物的任何有機材料,并且“小分子”可能實際上相當大。在一些情況下,小分子可以包括重復單元。舉例來說,使用長鏈烷基作為取代基并不會將某一分子從“小分子”類別中去除。小分子還可以并入聚合物中,例如作為聚合物主鏈上的側接基團或作為主鏈的一部分。小分子還可以充當樹枝狀聚合物的核心部分,所述樹枝狀聚合物由一系列構建在核心部分上的化學殼層組成。樹枝狀聚合物的核心部分可以是熒光或磷光小分子發射體。樹枝狀聚合物可以是“小分子”,并且認為當前在OLED領域中使用的所有樹枝狀聚合物都是小分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環球展覽公司,未經環球展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13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