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病的中藥配方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40759.2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2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郭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蓉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4 | 分類號: | A61K36/8984;A61P19/02;A61P19/08;A61P29/00;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退行 關節 中藥 配方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組合物,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退行性骨關節病治療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退行性骨關節病又稱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 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于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 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 反應性增生。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好發于負重關節及活動量較多的關節 (如,頸椎、腰椎、膝關節、髖關節等)。過度負重或使用這些關節,均可 促進退行性變化的發生。主要癥狀為關節疼痛,常為休息痛,表現為休息后 出現疼痛,活動片刻即緩解,但活動過多后,疼痛又加劇。另一癥狀是關節 僵硬,常出現在早晨起床時或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后。檢查受累關 節可見關節腫脹、壓痛,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嗒”聲,病情嚴重者可有肌 肉萎縮及關節畸形。
其臨床檢查分為兩種,影像學檢查:X線片表現為關節間隙不等寬 或變窄、關節處的骨質疏松、骨質增生或關節膨大、乃至關節變形,軟骨下 骨板硬化和骨贅形成等,CT可以清晰顯示不同程度的關節骨質增生、關節 內的鈣化和游離體,有時也可以顯示半月板的情況;實驗室檢查:血細胞 沉降率、血象均無異常變化,熱凝集試驗陽性。關節液常為清晰、微黃黏稠 度高,白細胞計數常在1.0×109/L以內,主要為單核細胞。黏蛋白凝塊堅實。
目前西醫對于本病的治療相對局限,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減少關節的負重 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減少關節 的負荷。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減輕關節的負擔。理療及 適當的鍛煉可保持關節的活動范圍,必要時可使用夾板支具及手杖等,對控 制急性期癥狀有所幫助。消炎鎮痛藥物可減輕或控制癥狀,但應在評估患者 風險因素后慎重使用且不宜長期服用。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緩 解癥狀和改善功能的作用,同時長期服用可以延遲疾病的結構性進展。對晚 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目前是公認 的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 量。
退行性骨關節炎屬于中醫“痹證”的范疇,多屬于肝腎陰虛,復感風寒 濕邪,導致的痹癥。針對其外邪風寒濕邪側重的不同,其臨床表現各不相同, 其中,風邪勝者為行痹,痛無定處,治以祛風通絡,散寒除濕;寒邪勝者為 痛痹,痛有定處,且疼痛較為劇烈,治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濕邪勝者為 著痹,關節疼痛重滯,屈伸不利,治以除濕通絡,祛風散寒。不論外邪偏重, 其肝腎陰虛為本,外邪侵襲為標,因此在治療本病的時候,中醫辨證施治, 滋補肝腎,祛風散寒除濕,其療效顯著,且可明顯緩解關節退行性病變引起 的疼痛及關節功能障礙,減少手術發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達到良好的治 療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藥物,以有效解決退行性骨關節病的問題,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制成該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山萸肉11g,熟地16g,巴戟天13g,肉蓯蓉11g,附子6g,肉桂13g,石斛13g,茯苓16g,遠志6g,石菖蒲11g。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制備和使用方法:先將藥材用清水浸泡1小時,浸泡的水量以淹沒藥面3cm為宜,用武火熬開,沸騰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鐘,將藥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剛淹沒藥渣2cm的熱水,煎煮30分鐘,將藥液倒出,將2次藥液混合為1劑,每天1劑,分早晚溫服。
發明用于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病的中藥配方,選擇天然藥物,針對退行性骨關節病病因病機,各味藥材各具其效,互相協調,生地、山萸肉柔肝補腎,滋補腎陰;巴戟天、肉蓯蓉溫腎壯陽,潤而不燥;附子、肉桂溫腎壯陽,祛寒止痛;石斛養陰生津,舒筋潤燥;茯苓健脾和中;遠志、石菖蒲化痰通絡,祛濕除痹。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病的中藥配方,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中藥成分:山萸肉11g,熟地16g,巴戟天13g,肉蓯蓉11g,附子6g,肉桂13g,石斛13g,茯苓16g,遠志6g,石菖蒲11g。
實施例2:如果患者有淤血,在上述組分中加桃仁13g,紅花13g,護眼所16g,懷牛膝13g,地龍6g,蘇木11g。
實施例3:如果患者濕重,在上述組分中加鹿銜草13g,秦艽13g,羌活13g,青風藤11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蓉,未經郭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07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