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含鐵焦炭還原含氧化鈦渣并使TiC富集長大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038909.6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16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亞東;鄭少波;吳興敏;章烈成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上海大學;溫州寶田熱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02 | 分類號: | C22B1/02;C22B7/04;C22B34/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顧勇華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焦炭 還原 氧化 tic 富集 長大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含鐵焦炭還原含氧化鈦渣并使TiC富集長大的方法。通過將比重大于焦煤的鐵粉按照一定配比混于焦煤中進行燒制,制得密度與含鈦渣液接近的鐵焦并用于含鈦渣的高溫碳化過程,解決了以往碳化過程中焦炭上浮問題,使焦炭能與渣液均勻混合;當鐵焦中焦炭被含鈦渣碳化消耗完后,生成的TiC晶粒在剩余鐵粒周圍富集長大,F(xiàn)e?TiC結(jié)合體尺寸遠大于機械選礦分離的要求,為進一步進行選分創(chuàng)造了條件;并通過配加一定量CaF2,大幅度地增大了Fe?TiC結(jié)合體尺寸。本發(fā)明使TiC晶粒在鐵粒周圍很明顯地富集長大,F(xiàn)e?TiC結(jié)合體平均粒徑可達120~240μm,其中TiC平均徑向長度可達10~20μm,能實現(xiàn)工業(yè)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含鈦渣的碳還原處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含鈦渣的TiC富集方法,應用于含鈦渣的資源化利用和冶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釩鈦磁鐵礦是一種多金屬元素共生的復合礦,是以含鐵、釩、鈦為主的共生磁性鐵礦。目前采用高爐法和電爐法僅能回收鐵、釩,其中大量的鈦無法回收,以最為典型的攀鋼高爐法冶煉釩鈦磁鐵礦為例:攀鋼現(xiàn)行工藝技術條件下,大約有50%的鈦進入到高爐渣中,其TiO2含量為20%~26%,已堆存6000多萬噸,且每年新增300萬t。
為了提取含鈦高爐渣中的鈦,國內(nèi)許多研究機構(gòu)開展了相關研究,取得了一些相應的研究成果,大體上可分為利用該渣生產(chǎn)建筑材料和利用該渣制取鈦白、金紅石、鈦合金等鈦產(chǎn)品,以及選擇性富集、選擇性長大、選擇性分離技術提取渣中有價元素,尤其是提取鈣鈦礦和進行碳氮化處理。在含鈦高爐渣的各種應用中,由于攀鋼渣中含有22~25%的TiO2,把這種渣作為制取金紅石、TiCl4、鈦白粉等的原料,其TiO2的品位太低;制取含鈦復合合金,仍然只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以進行;而作為普通高爐渣使用,其TiO2的品位又太高;用作混凝土骨料和道路水泥,浪費了渣中的寶貴鈦資源;用作水泥混合材料和大壩水泥,由于摻入量小,無法大規(guī)模應用;用作陶瓷墻、地磚和作釉面磚,由于用量,也無法大規(guī)模應用;直接提取鈣鈦礦,難度大且成本高,不能達到既提鈦又大量利用渣的目的;高爐渣高溫改性處理一選擇性析出分離提鈦技術,整個工藝的流程太長、成本高、鈦收率低、三廢量大等問題難以解決。
目前來看,高鈦型高爐渣“高溫碳化-低溫氯化制取TiCl4及建筑材料”的工藝是最具產(chǎn)業(yè)化前景的技術路線之一。該工藝是由攀鋼鋼研院提出并進行了大量實驗研究的技術路線:在溫度1500~1700℃,用碳質(zhì)還原劑還原高鈦型高爐渣,反應在三相交流電爐中進行,得到的碳化渣中TiC的含量為11%~15%;然后將碳化渣破碎、球磨、篩分之后,制得粒度合格的碳化渣成品;得到的碳化渣成品再經(jīng)低溫氯化工藝,制得TiCl4;氯化渣水洗除氯作水泥等建筑材料。攀鋼新建50萬噸/年氯化法鈦白,可年消耗近300萬噸的高爐渣。
而目前,在高鈦型高爐渣“高溫碳化-低溫氯化制取TiCl4及建筑材料”的工藝中,存在碳化渣成品中TiC的品位不高,TiC顆粒的粒度較小,通常只有幾個到十幾個微米,導致了低溫氯化工藝中氯化效率不高的結(jié)果。另外,氯化渣水洗除氯會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為此考慮預先將碳化渣成品中的TiC進行富集長大,為進一步進行選分創(chuàng)造條件,進而可以有效的增大TiC與氯氣接觸的機會,促進氯化反應的發(fā)生,同時減少反應中氯氣的消耗,最終提高氯化效率。同時可以避免氯化渣的產(chǎn)生。
長沙礦冶研究院進行過含鈦高爐渣碳氮化一選礦的初步研究,他們把釩鈦磁鐵精礦經(jīng)高爐冶煉所得的高爐渣在電弧爐內(nèi)于1350~1500℃進行碳化,將碳化得到的粗碳化鈦或粗氮化鈦進行搖床精選,獲得碳化鈦精礦或氮化鈦精礦,之后未見深入報道。
馮成建、張建樹等人在1600℃于電爐中對攀鋼高爐渣進行還原碳化,鈦氧化物被還原生成TiC,他們試圖進行磁選分離,但因?qū)嶒炛行纬傻腡iC微粒平均直徑只有2μm,造成一般磨礦方法無法使礦物達到有效的單體分離,最終無法到達滿意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上海大學;溫州寶田熱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大學;溫州寶田熱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8909.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懸絲擺式加速度計擺組件裝配工藝操作臺
- 下一篇:增壓器閥套拔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