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一次性薄壁滴灌帶淺埋的糖料蔗滴灌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7212.7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265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開;周云鵬;周博;黃景劍;丁璨;顧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2/55 | 分類號: | A01G22/55;A01G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衛平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謝建玲,郝亮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一次性 薄壁 滴灌 帶淺埋 糖料蔗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糖料蔗的栽培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一次性薄壁滴灌帶淺埋的糖料蔗滴灌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甘蔗作為我國制糖業的主要原料之一,不僅對國民經濟有著重大的影響,還與國家食糖供給安全問題緊密相關。我國蔗糖產區主要分布在廣東、臺灣、廣西、福建、云南、四川、貴州和海南等南方地區。上世紀80年代初,廣東作為我國最大的糖料蔗產區,其面積、產量分別占全國糖料蔗面積、產量的37%和42%,廣西、云南兩省(區)種植面積、產量之和僅占全國糖料蔗面積、產量的34%和25%。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力、土地成本的不斷上升,糖料蔗種植開始向廣西、云南等西南地區集中。2013年,廣西、云南兩省(區)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2201萬畝和10250萬噸,均占全國的80%以上,集中了全國90%以上的榨糖企業,成為我國最重要的蔗糖產區。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農村生產力結構發生深刻變革,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第二、三產業,造成我國蔗區普遍存在勞動力缺乏的情況,勞動力的短缺又必然導致勞動力成本增加,加之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每生產1噸甘蔗成本已達3000元以上,高于國際平均糖價。因此,必須依靠減少生產成本與勞動力投入、提高生產效率來改善我國糖料蔗生產滯后的局面。
滴灌技術由上世紀70年代初期引入我國,于90年代后得到快速應用推廣。2003年廣西金光實業總公司引進以色列全套滴灌系統,建立了我國首個甘蔗滴灌示范基地;2004年湛江農墾引進以色列地埋式滴灌技術,取得良好的經濟效果。目前糖料蔗地下滴灌已在我國廣西、廣東、海南等蔗區推廣應用達1萬多公頃。然而,由于滴灌帶埋在地下,無法直接觀察到灌水器的出流情況,每年在甘蔗砍收完成后,需要人工對滴灌帶進行檢查,當發現滴灌帶破損或毛管末端無水流出,則需維護人員對滴灌帶進行修補或替換,整個過程往往耗費大量人工;同時,我國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推進緩慢,作為我國主要蔗糖產區,廣西、云南兩省機播率僅為27.1%和7.6%,機收率僅為4.3%和0.3%。除卻地形條件限制外,國內糖料蔗收獲機械不成熟,可靠性差、故障率高、農機措施不配套。種植制度與收獲機具要求不匹配等均成為限制糖料蔗生產機械化發展的因素。因此,必須改變每年耗費大量人工管理維護滴灌帶和機械化程度不高的現狀,減少生產成本與人工投入,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制定糖料蔗全程機械化高效栽培生產方法,以改變我國甘蔗生產落后的局面。
目前,很多專家學者提出甘蔗種植與栽培方法,如:大禹節水(天津)有限公司(專利號:CN201510880894.2)提出一種廣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種植方法,包括選種與種子處理、選地與整地、播種、滴灌帶鋪設、田間管理與水肥一體化,要求播種深度為地表下30cm,滴灌帶鋪設深度為0.15~0.30m,但并未解決滴灌帶深埋地下每年需耗費人工管理維護的問題,對于滴灌帶的鋪設方法與種植過程中的機械化配套措施也未介紹。
基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適宜在大田普遍推廣的糖料蔗地下滴灌高效栽培整合方法,將一次性地表淺埋式滴灌技術與糖料蔗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結合,建立了糖料蔗的現代化種植手段與管理措施,形成以廣西柳州為典型的“廣西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的地下滴灌全程機械化栽培與管理技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一次性薄壁滴灌帶淺埋的糖料蔗滴灌栽培方法,解決了以下問題:
(1)提出了一種糖料蔗寬窄行(130cm+50cm)的種植方式與地表5~10cm淺埋式毛管布置形式。使用開溝鋪管機進行毛管鋪設作業,選擇壁厚為0.15~0.2mm、流量范圍為1.0~1.5L/h的薄壁滴灌帶作為糖料蔗滴灌一次性使用滴灌帶,在糖料蔗砍收完對其進行回收處理,顯著降低了勞動力與生產成本,同時回收的滴灌帶通過粉碎、清洗、造粒,與新料混合后繼續作為制造滴灌帶的原料,既節約能源,又有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提出了與(1)中提到糖料蔗種植方式與毛管布置形式相配套的糖料蔗分段式全程機械化生產方法,包括耕整地-施肥鋪管種植覆膜-田間管理-糖料蔗砍收-滴灌帶回收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方式,詳細的闡明各工序的作業內容與作業標準,并提出適配型號的拖拉機與機具,改變了現階段甘蔗生產主要依靠人工作業、生產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和規模化生產產量低等問題,在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的同時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種蔗的積極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72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棉花與甜瓜間作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荷花生長期分株異地繁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