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牛的無抗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7046.0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171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朱廣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和記綠色農業產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C12P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永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王鵬;周軍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養殖 小分子團水 重金屬 抗生素 牛舍 圈養 生長激素 體內 發酵飼料 綠色食品 美味食品 涼棚 氨基脲 排出體 毒素 暖棚 排出 遮陽 保溫 殺菌 蛋白質 積聚 溶解 打掃 牛肉 食用 消毒 飲用 保證 農藥 清潔 水源 脫離 污染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牛的無抗養殖方法,包括搭建牛舍,牛仔養殖,成牛養殖,定時對牛舍進行殺菌、消毒和清潔打掃,夏搭涼棚遮陽,冬搭暖棚保溫,牛從小到大進行圈養養殖。本發明的養殖方法中,牛從小到大進行圈養養殖,飲用的都是無抗生素、無重金屬的水和小分子團水,食用的都是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藥物的發酵飼料,牛從小到大不會與外界受污染的水源、食物相接觸,同時小分子團水也可以使牛體內的氨基脲脫離蛋白質排出體外,其他藥殘和重金屬也會被小分子團水溶解排出,從而保證牛的體內不會積聚抗生素、重金屬、毒素、農藥等有害物質,也不含任何生長激素,保證牛肉的品質,使牛成為綠色美味食品,滿足現在人們對綠色食品的追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牛的無抗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在動物的養殖業發展過程中,以抗生素為代表的添加劑解決了動物生長“快”與“量”的問題,然而隨著抗生素在飼料和治療中的濫用,動物體內,抗生素的殘留越來越嚴重,直接威脅和影響人類的健康,無法滿足現在人們對綠色食品的追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牛的無抗養殖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一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牛的無抗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搭建牛舍,牛舍中放置水盤和食盤,牛舍下方設有沼氣池,牛舍中的糞水排入沼氣池;
S2:牛仔養殖,時間為5~8個月,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在食盤中供應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藥物的發酵飼料,每日每頭牛喂2.5~5kg飼料,水盤中早中晚各一次注入經羥基自由基發生器處理后的無抗生素、無重金屬的水和小分子團水,兩者的比例為1:1,以供牛飲用;
S3:成牛養殖,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在食盤中供應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藥物的發酵飼料,每日每頭牛飼養量為體重的3~4.5%,水盤中早中晚各一次注入經羥基自由基發生器處理后的無抗生素、無重金屬的水和小分子團水,兩者的比例為1:1,以供牛飲用;
S4:每隔5~7天對牛舍進行殺菌和消毒;
S5:每隔5~7天對牛舍進行清潔打掃;
S6:夏搭涼棚遮陽,冬搭暖棚保溫;
S7:牛從小到大進行圈養養殖。
本發明的養殖方法中,牛從小到大進行圈養養殖,飲用的都是無抗生素、無重金屬的水和小分子團水,食用的都是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藥物的發酵飼料,牛從小到大不會與外界受污染的水源、食物相接觸,同時小分子團水也可以使牛體內的氨基脲脫離蛋白質排出體外,其他藥殘和重金屬也會被小分子團水溶解排出,從而保證牛的體內不會積聚抗生素、重金屬、毒素、農藥等有害物質,也不含任何生長激素,保證牛肉的品質,使牛成為綠色美味食品,滿足現在人們對綠色食品的追求,而且牛舍中的糞水可以直接排入沼氣池進行沼氣發酵,既可以利用產生的沼氣,沼液和沼渣也可以作為農藥添加劑、肥料、飼料等來使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步驟S2和步驟S3中,發酵飼料中可以添加有益生素。由此,益生素可以調節牛胃腸道微生態平衡,提高牛的預防能力,促進牛的生長發育,而且也可以提高牛對飼料的利用率和轉化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益生素可以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桿菌。由此,乳酸菌可以增強牛的營養代謝、促進機體生長,產生酸性代謝產物,使腸道環境偏酸性,而且乳酸菌類還能產生溶菌素和過氧化氫等,可抑制幾種潛在病原微生物的生長,酵母菌可以改善牛的消化道菌群平衡以增強其機體免疫力,芽孢桿菌進入牛的腸道后能迅速復活,可消耗腸道內大量的氧,保持腸道厭氧環境,抑制致病菌的生長、維持腸道正常生態平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和記綠色農業產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和記綠色農業產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70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