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2G/3G/4G基站通信的偶極子雙極化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37034.8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06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彥錚;林文斌;王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24 | 分類號: | H01Q1/24;H01Q1/38;H01Q1/50;H01Q9/16;H01Q19/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劉凱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基站 通信 偶極子 極化 天線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應用于2G/3G/4G基站通信的偶極子雙極化天線,包括介質板及與之平行且固定設置其下方的反射板;介質板上下表面均設有環形偶極子,下表面設有SMA接口,所述環形偶極子與SMA接口之間通過共面帶狀線連接,且共面帶狀線中間部分設有彎折;所述共面帶狀線上下對應的設置與介質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上下表面的共面帶狀線通過短路探針相互連接。本發明的偶極子雙極化天線具有性能好,結構緊湊,結構簡單,便于制作,成本低,便于量產,頻帶寬、增益和效率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應用2G/3G/4G基站通信的偶極子雙極化天線。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系統的迅猛發展,人們不斷對通信系統提出新的標準、開發新的技術,從早期的GSM、CDMA、WCDMA到現在的LTE-FDD、LTE-TDD、WLAN等,微波頻段劃分的越來越細。偶極子天線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在無線通信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自2005年偶極子天線被提出,在過去的10多年中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已證實偶極子天線在無線電通信領域有很大的優勢。
該天線使用共面帶狀線的饋電方式,共面帶狀線的一端連接著環形偶極子,另一端連接著SMA接口。共面帶狀線和環形偶極子一起印刷在介質板上,為了保證天線的方向性,在天線的下面加入反射板。該天線可以運用在1.7-2.7GHz的頻段(2G/3G/LTE),由于帶寬寬的特點,該天線可用于無線通信領域的多種場合。
雙極化天線在無線通信基站有廣泛的應用,雙極化天線可以減小多徑衰落效應和節省單個定向基站的天線數量。但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的雙極化天線性能有待提高,且制作工藝復雜,不利于量產。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便于量產、接收信號性能好的應用于2G/3G/4G基站通信的偶極子雙極化天線。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應用于2G/3G/4G基站通信的偶極子雙極化天線,包括介質板及與之平行且固定設置其下方的反射板;介質板上表面環形偶極子,下表面設有SMA接口,所述環形偶極子與SMA 接口之間通過共面帶狀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共面帶狀線分布于介質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上下表面的共面帶狀線通過短路探針相互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短路探針穿過介質板上的小孔,將介質板上下表面的共面帶狀線連接在一起。
更進一步的,所述短路探針為半徑0.3mm的銅絲。
更進一步的,所述介質板的相對介電常數為2.55,為高頻PCB板,由Arlon AD255A復合材料制成。
更進一步的,所述共面帶狀線表面設有銀鍍層或銅銀混合鍍層。
更進一步的,所述反射板為表面光滑的鋁板或銅板。
更進一步的,所述反射板通過空心的塑料柱子和塑料螺絲與介質板固定。
更進一步的,所述空心的塑料柱子和塑料螺絲的材料為聚四氟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采用共面帶狀線饋電,相比市場其他雙極化天線,具有性能好,結構緊湊,便于制作等優勢;
2)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的優點;該天線僅僅使用反射板、介質板和塑料支柱,其他的微波電路結構都印刷在介質板上,該天線結構簡單,成本低,便于量產;
3)本發明作為移動通信天線輸入阻抗為50Ω,且頻帶寬,駐波比小于1.5的相對帶寬達到了43.5%,效率高且激勵簡單,與微帶天線等其他種類天線相比具有阻抗帶寬寬和增益高的優點,可應用于小型基站。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70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天線及其彈性支撐件
- 下一篇:天線接地組件、天線及移動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