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阡苔茶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5892.9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12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維;李芳;王可誠;蔣黔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阡裕和原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B79/02;A01C21/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貴陽派騰陽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飛 |
| 地址: | 555100 貴州省銅仁地區***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阡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樹栽培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阡苔茶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石阡苔茶是中國貴州省石阡縣當地各族茶農長期栽培選育形成的一個地方品種,母樹屬古茶樹系列;是中國屈指可數的茶樹良種,抗逆性、適應性、產量、品質都比外地品種要勝幾籌,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澤綠潤,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鮮活勻整。經農業部檢驗,該茶致病菌衛生指標、重金屬及農殘含量,均低于歐盟、日本的標準,芳香物質含量豐富,而且含鋅、硒、鉀等有益物質。該茶發源于石阡,引種到黔東、黔北、黔東南等地,是貴州省銅仁地區石阡縣特色茶產業的戰略品種,曾被人譽為“金不換”和“品牌中的品牌”。
石阡苔茶品種為中生性、中葉群體種,自然生長條件下一次分枝部位20-30cm,分枝能力弱,頂端優勢強,新梢節間長,芽頭勻稱;新葉淺綠色、長橢圓形,成葉濃綠平展,葉面多為隆起狀,葉緣波浪形,夏梢多為紅紫色芽。正常樹冠面發芽密,極適宜于機采,手工采摘凈度好,采摘功效高,很受茶農喜歡。特別是茶葉中茶多酚含量高,季節性變化大15%-32%,內含物質豐富,水浸出物含量達46%以上,已被貴茶公司、中糧集團貴州基地作為首選推廣品種,也是石阡茶園基地的當家品種。但與其他無性系茶園相比,該品種種植產量相對不高,育苗種植后成活率低,育苗成本高等問題,導致石阡苔茶品種推廣面積仍然不大,嚴重阻礙了石阡苔茶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石阡苔茶現有種植技術不規范、產量和質量有待提高、育苗種植后成活率低和育苗成本高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石阡苔茶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技術方案:石阡苔茶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種:茶樹品種的選擇:石阡苔茶;苗木選擇:采用無性繁殖的方式進行育苗,種苗必須選用無病蟲害、生長健壯、根系正常的一年生無性系茶苗;
(2)整地:,平整山地,將土地全墾,調節土壤的酸堿度,開行,單行或雙行,行距:1-2m,行深:20-35cm,步徑10cm以上;
(3)施底肥:施肥有機肥800-1000kg/畝,分兩次施肥,行深20-35cm,施有機肥500-700kg/畝,再回填土5-10cm,再施有機肥100-500kg/畝;
(4)茶樹種植:定植時間分別為早春或初冬季節,定植密度為:單條播:每畝苗數1500-2500株或雙條播:每畝苗數2000-3000株;
(5)茶園的日常管理:病蟲害防治、除草、追肥和修剪都采用茶園常規管理。
茶園中耕除草定植,第一年的茶苗根部用手拔除雜草,其余空地淺耕3-5cm,不能深耕;第二年淺耕2-3次,時間在5月、8月、10月進行,視茶園內的雜草生長情況來定,除草一次,每年8-9月進行;每年施肥4次以上,每次施有機肥100-200kg/畝。
幼年期修剪:在幼年期采用定性修剪法進行修剪,使樹冠分枝密集,幅度開闊,各枝條保持在同一水平梯度,避免形成樹冠時空缺;對于頂端優勢強、分枝稀疏的茶樹要壓低主枝,扶助側枝;成年投產期修剪:在成年投產期的修剪包括輕修剪、輕修平和深修剪;輕修剪一年1次或兩年1次,修剪深度掌握在留下當年春梢和少量夏梢;輕修剪將成年投產期的茶樹枝權剪平,保持樹冠水平。深修剪5-7年1次;衰老期修剪:茶樹在衰老期的修剪包括重修剪和臺刈;重修剪是剪掉不可利用的主枝和分枝;臺刈是齊地剪平無利用價值的主枝。
優選,步驟(1)無性繁殖的方式為無心土苗床扦插繁殖育苗。
優選,調節土壤的酸堿度采用帶酸性或堿性的有機肥調節土壤呈酸性,pH:5.5-7.5。
優選,有機肥為發酵農家肥500-600份、發酵酒糟100-200份、硫酸亞鐵5-10份、硫酸鈣30-50份、土壤改良劑3-5份、尿素50-100份、草木灰30-50份。
優選,土壤改良劑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樹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脲醛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發酵農家肥為人畜糞便、農作物秸稈和潲水添加其重量2-3%的過磷酸鈣,再加入腐熟劑,充分攪拌均勻后堆貯10-20天制得。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阡裕和原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石阡裕和原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589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