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粱專用有機肥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4655.0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02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文素 | 申請(專利權)人: | 遵義胡良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563100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粱 專用 有機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領域,具體為一種高粱專用有機肥。
背景技術
有機肥主要來源于廢棄植物和動物,其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肥料。經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植物殘體加工而來,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富含大量有益物質,包括:多種有機酸、肽類以及包括氮、磷、鉀在內的豐富的營養元素。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分。
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性喜溫暖,抗旱、耐澇。中國栽培較廣,以東北各地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釀酒,糖用高粱的稈可制糖漿或生食。高粱嫩葉陰干青貯,或曬干后可作飼料,屬于一種經濟農作物。為了提高高粱種植效率,改善土壤肥力,少用禁用農藥和工業化肥,需要研究開發針對種植高粱的專用有機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種植效率,改善土壤肥力,替代工業化肥,提供一種高粱專用有機肥。
為達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粱專用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構成:
糞便200-250份、
粉煤灰20-35份、
菌包料20-35份、
草木灰10-15份、
米糠20-35份、
松針15-25份、
高粱桿10-20份、
百部草1-5份、
曼陀羅0.5-2份以及狼毒草1-2份。
進一步,所述的高粱專用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構成:
糞便220份、粉煤灰28份、菌包料25份、草木灰13份、米糠25份、松針20份、高粱桿15份、百部草2份、曼陀羅1份以及狼毒草1份。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這種高粱專用有機肥采用動物糞便為主要養料,添加高粱桿、米糠和松針作輔助養料,粉煤灰和草木灰作為土壤改良劑及微量元素補充,結合少量的百部草、曼陀羅和狼毒草中藥材料作為有機肥環境防治成分。經調配混合,發酵而成。可提高高粱種植的經濟效率,改善土壤,是一種針對高粱種植的高效專用有機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介紹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可以預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結合現有技術的情況下,實施情況可能產生種種變化。
實施例1
一種高粱專用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構成:
動物糞便200-250份、
粉煤灰20-35份、
菌包料20-35份、
草木灰10-15份、
米糠20-35份、
松針15-25份、
高粱桿10-20份、
百部草1-5份、
曼陀羅0.5-2份以及狼毒草1-2份。
制備方法為:將動物糞便、菌包料、松針、高粱桿分別翻曬3-5天,再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粉碎至0.3厘米以下,在與米糠、百部草、曼陀羅以及狼毒草粉末混合均勻,加水至含水量30-40%,堆放發酵15-20天,翻堆10次以上,最后混合粉煤灰和草木灰,成型制粒,干燥包裝即成。
實施例2
上述的高粱專用有機肥,優化配方構成:
糞便220份、粉煤灰28份、菌包料25份、草木灰13份、米糠25份、松針20份、高粱桿15份、百部草2份、曼陀羅1份以及狼毒草1份。
制備方法為:將動物糞便、菌包料、松針、高粱桿分別翻曬5天,再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粉碎至0.3厘米以下,在與米糠、百部草、曼陀羅以及狼毒草粉末混合均勻,加水至含水量38%,堆放發酵20天,翻堆15次,最后混合粉煤灰和草木灰,成型制粒,干燥包裝即成。
本發明提供的高粱有機肥,經實施制備和實驗,選1號地11畝,2號地8畝,種植高粱1季,兩塊地劃分為兩部分分別用肥,1號地A對比施用化肥,1號地B實驗施用本發明有機肥,2號地A對比施用農家肥和化肥,2號地B實驗施用本發明有機肥,結果如下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遵義胡良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遵義胡良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46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