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充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4441.3 | 申請日: | 2017-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28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洪飛 |
| 主分類號: | H02J7/04 | 分類號: | H02J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放電功率電路 內阻檢測模塊 智能充電裝置 蓄電池充電 內阻 蓄電池 充放電功率 充電技術 功率開關 控制模塊 控制時序 驅動信號 實時檢測 單片機 充電 節能 檢測 | ||
本發明提供了充電技術領域內的一種智能充電裝置,包括控制模塊、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和內阻檢測模塊,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給蓄電池充電,內阻檢測模塊實時檢測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給蓄電池充電時蓄電池的內阻,單片機根據檢測到的內阻為充放電功率模塊中的各個功率開關提供驅動信號和控制時序;本發明充電速度快,更加節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充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給蓄電池充電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在享受這前所未有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在我國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使用清潔環保能源的電動車輛已經成為 21 世紀交通工具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作為電動車輛儲能設備的蓄電池及其充電器的發展還不能滿足電動車輛的實際要求,在理論和技術上均有待攻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智能充電裝置,此裝置的充電速度快,更加節能。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充電裝置,包括控制模塊、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和內阻檢測模塊,所述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給蓄電池充電,所述內阻檢測模塊實時檢測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給蓄電池充電時蓄電池的內阻,所述單片機根據檢測到的內阻為充放電功率模塊中的各個功率開關提供驅動信號和控制時序。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充放電電路模塊包括整流濾波電路,交流試點經整流濾波電路后為直流電源,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連接開關管Q1的集電極,所述開關管Q1的發射極連接二極管D2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開關管Q2的集電極和有極電容C2的正極,所述開關管Q2的發射極連接二極管D3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3的負極連接蓄電池的正極和開關管Q3的集電極,所述開關管Q3的發射極連接二極管D4的正極,所述二極管D4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5的正極、有極電容C3的正極和開關管Q5的集電極,所述有極電容C3的負極連接開關管Q4的集電極和開關管Q6的發射極,所述二極管D5的負極與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所述開關管Q5的發射極連接二極管D6的正極,所述開關管Q6的集電極與二極管D6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6的負極還連接有極電容C4的正極,開關管Q6的發射極、有極電容C4的負極和有極電容C2的負極均與蓄電池的負極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阻檢測模塊根據測量出的蓄電池兩端的電壓相應信號及兩者的相位差確定蓄電池的內阻R。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單片機控制開關管Q1、Q2、Q3、Q4、Q5和Q6的基極上的高低電平。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控模塊為單片機。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控模塊的型號為C8051F120。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總體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中的充放電功率電路圖。
圖3為本發明中的檢測內阻電路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3所示的一種智能充電裝置,包括控制模塊、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和內阻檢測模塊,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給蓄電池充電,內阻檢測模塊實時檢測充放電功率電路模塊給蓄電池充電時蓄電池的內阻,單片機根據檢測到的內阻為充放電功率模塊中的各個功率開關提供驅動信號和控制時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洪飛,未經李洪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444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非接觸供電裝置的直接諧振頻率相位跟蹤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智能充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