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線充電移動棒以及無線充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3827.2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5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林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力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 充電 移動 以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充電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無線充電移動棒以及無線充電方法。
背景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源于無線電力輸送技術。無線充電,又稱作感應充電、非接觸式感應充電,是利用近場感應,也就是電感耦合,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 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并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由于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電感耦合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
隨著無線充電浪潮的涌來,包括手機、PC、數字相機等電子產品,將徹底擺脫電連線的束縛,全線開啟該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普及。但現有的無線充電,是需要將設備放在無線充電裝置上進行充電,雖然避免了傳統繁瑣的電線連接,但是,在無線充電時需要將充電設備固定放在一個位置,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線充電移動棒以及無線充電方法,本申請能隨時取出充電移動棒進行無線充電,避免傳統設備充電時需要找尋無線充電裝置以及將設備放在固定位置充電的弊端。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無線充電移動棒,包括移動棒主體,所述移動棒主體由主棒體和副棒體構成,所述主棒體和所述副棒體之間還設有可收卷的無線充電發送線圈,所述無線充電發送線圈粘貼在柔性膠片上,所述主棒體和所述副棒體通過拉伸柔性膠片,使得柔性膠片中的無線充電發送線圈展開,從而為充電設備提供無線充電功能。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中,所述主棒體包括繞卷裝置、蓄電池、電機和柔性電路板,所述蓄電池設于主棒體的底部,所述繞卷裝置安裝于蓄電池的上方,所述電機安裝于繞卷裝置的上方,且電機的轉軸輸出端與繞卷裝置焊接相連,所述柔性膠片的一端固定在繞卷裝置上,所述柔性膠片的另一端固定在副棒體上,所述蓄電池還通過所述柔性電路板與所述無線充電發送線圈相連。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中,所述主棒體上設有多個固定凹槽,所述副棒體上設有與所述固定凹槽相匹配的固定凸起結構。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中,所述主棒體的底部還設有充電插頭,所述主棒體底部還設有與充電插頭大小相匹配的插頭凹槽,所述充電插頭通過鉸接件安裝在插頭凹槽邊緣。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中,所述主棒體上還設有顯示屏和指示燈,所述顯示屏通過信號線與柔性電路板相連,所述柔性電路板上還設有GPS定位裝置,所述主棒體側面還設有用于檢測主棒體和副棒體之間距離的距離傳感器。
一種無線充電移動棒的無線充電方法,所述無線充電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拉開主棒體和副棒體,使得主棒體和副棒體之間的無線充電發送線圈被展開;
獲取主棒體和副棒體之間的當前距離是否大于預設距離,若當前距離大于預設距離,則開啟無線充電模式,若當前距離小于預設距離,則通過指示燈報警。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中,在主棒體和副棒體之間的當前距離大于預設距離,且無線充電模式開啟超過預設時間閥值,電能輸出小于預設輸出閥值,則通過指示燈報警,并通過繞卷裝置自動收卷柔性膠片。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中,在充電過程中,若蓄電池的電能儲量低于預設閥值,則通過顯示屏或指示燈報警提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隨時取出充電移動棒進行無線充電,避免傳統設備充電時需要找尋無線充電裝置以及將設備放在固定位置充電的弊端;
(2)能通過副棒體拉開纏繞在繞卷裝置上的無線充電發送線圈,從而為設備提供無線充電,當不使用時,收卷即可,無需占用過多空間,方便攜帶;
(3)主棒體內設有蓄電池,有利于隨身攜帶,體積小巧,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無線充電移動棒合并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無線充電移動棒拉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主棒體,11-副棒體,12-繞卷裝置,13-電機,14-固定凹槽,15-固定凸起結構,16-柔性膠片,17-無線充電發送線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需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以下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力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力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38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