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及其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3647.4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33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任金波;謝宇;陳輝;張翔;林建;施火結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2 | 分類號: | A01G22/22;A01G24/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蓄漿式 水稻 稀泥 育秧 制漿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蓄漿輪,所述蓄漿輪上沿其輪沿間隔布置有若干個運漿斗,所述蓄漿輪的中部向外伸出有用以承接從運漿斗內流出的泥漿的承漿盤,所述承漿盤的外側伸出有用以承接從承漿盤內流出的泥漿的濾漿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運漿斗的一側設置有開口,所述運漿斗的設置方向、開口方向均與蓄漿輪的外輪廓線相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懸臂,所述懸臂與承漿盤相鉸接,所述承漿盤與濾漿盤相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漿盤上間隔布置有若干個過濾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在蓄漿輪的后側設置有升降式阻力棒,所述升降式阻力棒的下部具有向后彎折的弧形折彎部,所述升降式阻力棒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布置有若干個深度調節孔,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用以升降式阻力棒縱向穿過的深度調節套,所述深度調節套上設置有用以與深度調節孔螺紋連接的深度調節螺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順序連接的汽油機、主機變速箱以及后變速箱,所述主機變速箱與后變速箱之間經傳動軸、聯軸器相連接,所述后變速箱經第一傳動箱與蓄漿輪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在蓄漿輪的前側可拆連接有行走輪或旋耕輪,所述行走輪或旋耕輪上均設置有軸套,所述軸套套設在轉動軸外,所述后變速箱經第二傳動箱與轉動軸相連接,所述軸套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布置有若干個間距調節孔,所述轉動軸上設置有用以與間距調節孔螺紋連接的間距調節螺絲。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輪上沿其輪沿間隔布置有若干個行走齒,所述行走齒呈半圓形,且所述行走齒的兩端設置有連接片。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扶手。
10.一種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旋轉蓄漿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漿機,包含以下步驟:所述蓄漿輪轉動,所述運漿斗將水田畦溝中的泥漿從蓄漿輪的下部運輸至蓄漿輪的上部,置于上部的所述運漿斗內的泥漿流向承漿盤,所述承漿盤內的泥漿流向濾漿盤,所述濾漿盤將過濾后的泥漿灑向位于水田畦溝旁側的秧床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364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