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特征根聚類的多重時滯微電網電壓穩定性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3080.0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45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顧偉;樓冠男;王劉芳;徐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18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特征 根聚類 多重 時滯微 電網 電壓 穩定性 分析 方法 | ||
1.一種基于特征根聚類的多重時滯微電網電壓穩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建立包含各分布式電源、連接網絡和負載的微電網小信號模型,具體流程和內容包括:
各分布式電源通過下垂控制設置逆變器輸出電壓及頻率參考指令,如式(1)所示:
式(1)中,ω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本地角頻率;ωn表示分布式電源本地角頻率參考值,單位:弧度/秒;mP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頻率下垂特性系數,單位:弧度/秒·瓦;P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實際輸出有功功率,單位:瓦;kV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下垂控制增益;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變化率,單位:伏/秒;Vn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輸出電壓參考值,單位:伏;Vo,mag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單位:伏;nQ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電壓下垂特性系數,單位:伏/乏;Q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實際輸出無功功率,單位:乏;
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實際輸出有功功率Pi、無功功率Qi通過低通濾波器獲得,如式(2)所示:
式(2)中,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有功功率變化率,單位:瓦/秒;ωc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低通濾波器剪切頻率,單位:弧度/秒;Vodi表示在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dq參考坐標系中,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的d軸分量,單位:伏;Voqi表示在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dq參考坐標系中,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的q軸分量,單位:伏;iodi表示在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dq參考坐標系中,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流的d軸分量,單位:安;ioqi表示在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dq參考坐標系中,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的q軸分量,單位:安;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無功功率變化率,單位:乏/秒;
各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經dq坐標變換使q軸分量為0,考慮電壓二次控制,得到式(3):
式(3)中,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在d軸分量的變化率,單位:伏/秒;Vod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在d軸分量,單位:伏;Voq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在q軸分量,單位:伏,ui表示二次電壓控制量,單位:伏;
分布式電源輸出電流的動態方程如式(4)所示:
式(4)中,表示在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dq參考坐標系中,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流的d軸分量的變化率,單位:安/秒;Rc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至母線i的連接電阻,單位:歐姆;Lc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至母線i的連接電感,單位:亨利;Vbusdi表示在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dq參考坐標系中,母線i電壓的d軸分量;表示在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dq參考坐標系中,第i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流的q軸分量的變化率,單位:安/秒;Vbusqi表示在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dq參考坐標系中,母線i電壓的q軸分量,單位:伏;
母線i和母線j間的連接線路ij的電流小信號模型如式(5)所示:
式中,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ij條線路D軸電流小信號分量的變化率,單位:安/秒;rlineij表示第ij條線路的線路電阻,單位:歐姆;Llineij表示第ij條線路的線路電感,單位:亨利;ΔlineDij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ij條線路D軸電流小信號分量,ΔilineQij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ij條線路Q軸電流小信號分量,單位:安;ω0表示微網額定角頻率,單位:弧度/秒;ΔVbusDi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母線i在D軸的小信號分量,ΔVbusDj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母線j在D軸的小信號分量,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ij條線路Q軸電流小信號分量的變化率,單位:安/秒;ΔVbusQi表示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母線i在Q軸的小信號分量,ΔVbusQj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母線j在Q軸的小信號分量,單位:伏;
連接于母線j的第j個負載的小信號模型如式(6)所示:
式中,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j個負載D軸電流小信號分量的變化率,單位:安/秒;Rloadj表示第j個負載的負載電阻,單位:歐姆;Lloadj表示第j個負載的負載電感,單位:亨利;ΔiloadDj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j個負載D軸電流的小信號分量,ΔiloadQj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j個負載的電流在Q軸的小信號分量,單位:安;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j個負載Q軸電流小信號分量的變化率,單位:安/秒;
連接式(1)~式(6),得到包含n個分布式電源,s條支路,p個負載的微電網小信號模型如式(7)所示:
式(7)中,Δxinv1=[Δδ1,ΔP1,ΔQ1,ΔVod1,Δiod1,Δioq1]T,Δδ1表示第1個分布式電源參考坐標系dq與微電網公共參考系DQ間的小信號相角差,單位:弧度,ΔP1表示第1個分布式電源實際輸出有功功率的小信號分量,單位:瓦,ΔQ1表示第1個分布式電源實際輸出無功功率的小信號分量,單位:乏,ΔVod1表示第1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在d軸的小信號分量,單位:伏,Δiod1表示第1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流的d軸小信號分量,Δioq1表示第1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流的q軸小信號分量,單位:安;Δxinvn=[Δδn,ΔPn,ΔQn,ΔVodn,Δiodn,Δioqn]T,Δδn表示第n個分布式電源參考坐標系dq與微電網公共參考系DQ間的小信號相角差,單位:弧度,ΔPn表示第n個分布式電源實際輸出有功功率的小信號分量,單位:瓦,ΔQn表示第n個分布式電源實際輸出無功功率的小信號分量,單位:乏,ΔVodn表示第n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壓在d軸的小信號分量,單位:伏,Δiodn表示第n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流的d軸小信號分量,Δioqn表示第n個分布式電源輸出電流的q軸小信號分量,單位:安;ΔilineDQ1=[ΔilineD1,ΔilineQ1]T,ΔilineD1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1條線路電流在D軸的小信號分量,ΔilineQ1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1條線路電流在Q軸的小信號分量,ΔilineDQs=[ΔilineDs,ΔilineQs]T,ΔilineDs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s條線路電流在D軸的小信號分量,ΔilineQs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s條線路電流在Q軸的小信號分量;ΔiloadDQ1=[ΔiloadD1,ΔiloadQ1]T,ΔiloadD1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1個負載電流在D軸的小信號分量,ΔiloadQ1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1個負載電流在Q軸的小信號分量,ΔiloadDQp=[ΔiloadDp,ΔiloadQp]T,ΔiloadDp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p個負載電流在D軸的小信號分量,ΔiloadQp表示在公共參考坐標系DQ中第p條線路電流在Q軸的小信號分量;Δu=[Δu1....Δun]T,Δu1表示第1個分布式電源的電壓控制小信號量,Δun表示第n個分布式電源的電壓控制小信號量;Amg為微電網狀態矩陣;Bmg為輸出矩陣;
步驟20)基于逆變器電壓、無功功率的輸出反饋建立含有通訊延時的微電網閉環小信號模型:
采用無功功率比例積分控制器、電壓比例積分控制器實現微電網無功功率均分及平均電壓恢復,無功功率均分控制量和平均電壓恢復控制量分別為式(8)、式(9):
式中,δQ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無功功率控制量,單位:乏;kPQ、kiQ分別表示無功功率比例積分控制器的比例項、積分項;為無功功率輔助狀態變量,為無功功率輔助狀態變量的變化率,單位:乏;為第i個分布式電源期望輸出無功功率,Qk表示第k個分布式電源實際輸出無功功率,單位:乏;nQj表示第j個分布式電源的電壓下垂特性系數,單位:伏/乏,δV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電壓控制量,單位:伏;kPE、kiE分別表示電壓比例積分控制器的比例項、積分項;為電壓輔助狀態變量的變化率,單位:伏;為各分布式電源平均電壓,V*為分布式電源平均電壓的期望值,單位:伏;
將(8)-(9)中無功功率均分控制量和平均電壓恢復控制量作延時處理,形成含有通訊時延的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電壓控制小信號量為:
Δui=ΔδQi(t-τi)+ΔδVi(t-τi)式(10)
式中,Δui表示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電壓控制小信號量;τi表示集中控制器與第i個分布式電源本地控制器的通訊延時,單位:秒;ΔδQi(t-τi)表示含有τi通訊時延的第i個分布式電源無功功率控制量的小信號分量;ΔδVi(t-τi)表示含有τi通訊時延的第i個分布式電源電壓控制量的小信號分量;
將式(8),式(9),式(10)代入式(7)的微電網小信號模型中,得到考慮系統通訊時延的微電網閉環小信號模型為:
式中,為第1個分布式電源的無功功率輔助小信號狀態變量,為第n個分布式電源的無功功率輔助小信號狀態變量;Δγ為電壓輔助小信號狀態變量;A為考慮通訊延時的微電網狀態矩陣;Adi為第i個分布式電源的延時狀態矩陣;
步驟30)提取所述考慮系統通訊時延的微電網閉環小信號模型中的超越項,對超越項進行坐標變換:
考慮時延的微電網閉環小信號模型式(11)的特征方程為:
式中,s為時域復平面參數;τ1表示集中控制器與第1個分布式電源本地控制器的通訊延時,τn表示集中控制器與第n個分布式電源本地控制器的通訊延時,單位:秒;det()表示矩陣行列式;I表示單位矩陣;
將式(12)中無窮維用如下代數有理式替換:
式中,Ti為第i個分布式電源延時時間τi對應的有理數,則式(12)轉化為:
式(14)中,T=(T1,...,Tn),T1為第1個分布式電源延時時間τ1對應的有理數,Tn為第n個分布式電源延時時間τn對應的有理數,ni為第i個分布式電源對應延時時間τi的相稱度,ni=rank(Adi);
步驟40)基于特征根聚類法求取所有可能的穩定切換面,進而分析多重時滯下的微電網穩定區域:
定義中間變量ui=Tiωc,代入式(14),根據下式計算u,ωc:
P(u,ωc)=CEu(s,u/ωc)|s=iωc=0式(15)
式中,u為定義的中間變量,u=(u1,...,un),u1=T1ωc,un=Tnωc;ωc為臨界特征根幅值;P(u,ωc)表示關于u和ωc的隱函數;i表示單位虛數;
由u,ωc得到系統的穩定切換面如式(16)所示:
其中,τ=(τ1,...,τn),τ1表示集中控制器與第1個分布式電源本地控制器的通訊延時,τn表示集中控制器與第n個分布式電源本地控制器的通訊延時,單位:秒;tan-1(u)表示u的反正切函數;
最后按照如下方式進行微電網電壓穩定性分析:當延時時間在穩定切換面內時,系統特征根在復平面左半平面,系統穩定;當延時時間在穩定切換面外時,存在特征根在復平面右半平面,系統不穩定;當延時時間在穩定切換面上時,系統臨界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東南大學;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30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