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信公眾號的管理方法、電子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2457.0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8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朱錦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H04L12/58;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15 | 代理人: | 林彥之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公眾 管理 方法 電子 裝置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微信公眾號的管理方法、電子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企業的營銷活動由線下向線上轉移,借助互聯網和社交圈實現品牌營銷、客戶服務、獲取客戶等目標。
線上營銷活動比較常見的是通過微信傳播,企業通常都會注冊至少一個微信公眾賬號,然后通過登錄到騰訊公眾平臺上去編輯所要發布的內容。對于只擁有一、兩個微信公眾賬號的企業來說,每次發布都分別登錄到各個微信公眾賬號進行編輯和發布并不會顯得太過繁瑣。但是現在很多企業可能擁有并同時使用多個微信公眾賬號,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針對不同的產品可能會注冊不同的微信公眾賬號,以向不同消費群體傳達企業理念、產品發布等。此時,像這種擁有多個微信公眾賬號的企業,通常都需要進入公眾平臺進行反復上傳相同的內容,且發布時間上會有明顯的先后,發布效率低。
因此,現在急需一種可以統一編輯發布內容,且可以同時將統一發布到各個微信公眾號上的平臺,以實現對多個微信公眾號的統一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需要逐個登錄微信公眾號發布內容的繁瑣操作,提出了一種微信公眾號的管理方法、電子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通過一個平臺對多個微信公眾號進行托管,實現發布內容的統一編輯和統一發布,簡化了多個微信公眾號的管理。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微信公眾號的管理方法,用于第三方平臺中,包括如下步驟:
S1、接收添加在編輯區域內的素材,對所述編輯區域內的素材進行編輯,以生成推送消息;
S2、接收所要發布的推送消息;
S3、接收從預設的微信公眾號中選擇的所要發布推送消息的微信公眾號;
S4、獲取接收到的微信公眾號在微信平臺上的授權碼;
S5、向微信平臺發送攜帶有授權碼的授權信息獲取請求;
S6、接收微信平臺發送的授權信息,所述授權信息包含有授權令;
S7、以授權令為憑證,調用微信平臺的接口;
S8、將所要發布的推送消息發布至所述選中的微信公眾號上。
優選地,步驟S1具體包括以下分步驟:
S11、接收觸發事件的信號;
S12、判斷所述觸發事件為素材添加事件、素材編輯事件還是素材保存事件,若是素材添加事件則執行步驟S13,若是素材編輯事件則執行步驟S14,若是素材保存事件則執行步驟S17;
S13、接收素材放置在編輯區域內,執行步驟S11;
S14、將素材編輯事件所對應的素材作為當前編輯素材,獲取所述當前編輯素材的配置信息;
S15、判斷所述素材編輯事件是否已結束,若是則執行步驟S16,若否則重復執行步驟S15;
S16、將所述當前編輯素材及其在素材編輯事件結束時的配置信息暫存為推送消息,執行步驟S11;
S17、將暫存的推送消息保存至草稿庫中。
優選地,所述素材包括圖片、文本、語音、視頻和音頻。
優選地,添加的所述素材來源于素材庫或者素材庫之外的存儲器中。
優選地,步驟S3具體包括以下分步驟:
S31、接收觸發事件的信號;
S32、判斷觸發事件為微信公眾號的選擇開始事件還是選擇完成事件,若是選擇開始事件則執行步驟S33;若是選擇完成事件則執行步驟S35;
S33、接收微信公眾號的選擇指令;
S34、從預設的微信公眾號中取出選中的微信公眾號暫存,執行步驟S31;
S35、將暫存的微信公眾號輸出。
優選地,步驟S4具體包括以下分步驟:
S41、從輸出的微信公眾號中選擇首個微信公眾號作為當前微信公眾號;
S42、獲取所述當前微信公眾號在微信平臺上的授權碼暫存;
S43、判斷當前微信公眾號是否為輸出的微信公眾號中的最后一個微信公眾號,若是則執行步驟S45,若否則執行步驟S44;
S44、將當前微信公眾號重置為輸出的微信公眾號中的在其之后的微信公眾號,執行步驟S42;
S45、將暫存的授權碼輸出。
優選地,步驟S5具體包括以下分步驟:
S51、從輸出的授權碼中選擇首個授權碼作為當前授權碼;
S52、生成攜帶有當前授權碼的授權信息獲取請求;
S53、向微信平臺發送所述授權信息獲取請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24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