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裝配式RC柱反彎點對位連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32320.5 | 申請日: | 2017-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5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解詠平;賈磊;白文婷;李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地質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1/21 | 分類號: | E04B1/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384 | 代理人: | 鄭青松 |
| 地址: | 05003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裝配式 rc 柱反彎點 對位 連接 方法 | ||
1.一種預制裝配式RC柱反彎點對位連接方法,包括預制裝配式RC柱反彎點對位連接裝置,所述預制裝配式RC柱反彎點對位連接裝置包括外套板(3)、外套筒(4)、中間連接板(5);所述外套板(3)合圍成方形截面結構,所述外套板(3)中部設置有水平設置的中間連接板(5),所述中間連接板(5)底面向下設置有倒錐形的外套筒(4),所述外套筒(4)與中間連接板(5)上口連接處設置有灌漿孔(2);所述中間連接板(5)中部還設置有中間連接板通孔(6);所述中間連接板通孔(6)以及所述灌漿孔(2)用于灌注高強粘結劑(9);由中間連接板(5)分割的上部所述外套板(3)用于套住預制裝配式RC柱的上柱,由中間連接板(5)分割的下部所述外套板(3)用于套住預制裝配式RC柱的下柱;所述外套筒(4)用于容納上柱鋼筋(10)并灌注有高強粘結劑(9);所述外套筒(4)的下口與下柱鋼筋(11)齊平;其特征在于:具體對位連接方法為:
步驟一:通過裁剪鋼板加工設置外套板(3)、外套筒(4)以及中間連接板(5);
步驟二:在外套板(3)上設置對位螺紋孔(1),在中間連接板(5)上設置中間連接板通孔(6)以及灌漿孔(2),將外套筒(4)與中間連接板(5)固定連接,將中間連接板(5)與外套板(3)連接;
步驟三:將對位連接裝置預制于下柱,裝配時在灌漿孔(2)和中間連接板通孔(6)灌注高強粘結劑(9);然后,將上柱對準下柱安裝,并通過對位螺紋孔(1)校正,使得上柱鋼筋(10)垂直伸入外套筒(4)內,并位于外套筒(4)中央;
步驟四:用高強粘結劑(9)填充上柱與外套板(3)之間的空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部所述外套板(3)上設置有多個對位螺紋孔(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4)的下口直徑取1.0d~1.1d,上口的直徑為2d~3d,d為RC柱鋼筋直徑;所述外套筒(4)的長度大于等于上柱鋼筋(10)錨固長度;上柱鋼筋(10)所需要的錨固長度根據外套筒端部的彎矩值計算,或者根據構造要求確定上柱鋼筋(10)錨固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套板(3)由鋼板構成,所述外套板(3)在上柱或下柱的的高度取b/2,b為柱截面寬度或高度的較大值,厚度按柱所需抗剪承載力值計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強粘結劑(9)采用早強型,同時,粘結劑的強度滿足“水平抗剪承載力”的要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連接板通孔(6)需要保證上柱混凝土和下柱混凝土的有效粘結面積,增強抗剪承載力,開孔面積根據水平剪力大小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間連接板通孔(6)為方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地質大學,未經河北地質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3232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